不予处罚会不会留案底
更新时间:2023-08-25 18: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不予处罚不会留案底,一般当事人具有案底是需要当事人被人民法院判处刑罚,案底是一种犯罪记录,当事人没有被判处刑罚的,则当事人不具有案底,而人民法院的判决是根据公安机关调查的证据进行判决。
一、
不予处罚会不会留案底
不予处罚不会留案底。根据法律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对于不起诉的案件,应当对侦查中解除查封、扣押、冻结。不予起诉的类型主要有三类,具体如下:
1.法定不起诉,犯罪嫌疑人中的不起诉的情形之一的,检察院不予起诉;
2.符合法律规定中的不起诉的情形之一的,检察院不予起诉;
3.酌定不起诉,检察院对于一些犯罪情节较轻、聋、哑、盲人犯罪的、或正当防卫的,依法不需要判处或免除刑罚的不予起诉;
4.对于二次侦查的案件,证据不足的不起诉。对于自首且犯罪较轻的、有重大立功表现的或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也不予起诉。
二、
留案底的流程是什么
留案底的流程是:
1.刑事拘留.
2.申请逮捕。
3.批捕:检察院收到办案单位递交的资料后,有7天的时间对资料进行审查,证据充足的就批捕,证据不足的就释放。
4.返回补充侦查:37天内决定是否批捕犯罪嫌疑人,批捕后,资料会返回到办案单位,可以进行2个月内的补充侦查。这个时间可以继续延长。
5.移交检察院:办案单位补充侦查完毕后,犯罪嫌疑人的所有资料将移交检察院。
6.正式起诉: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正式起诉,一般两个月内会收到起诉书。
7.开庭。
8.判决:一般不会当庭宣判,除非较小的刑事案件。开完庭后一般半个月内下达判决书。
9.执行:下达判决书之后10天内可提起上诉,否则将作为终审,半个月内执行判决书的判决。

三、
有案底怎么消除
找法网提醒您,有案底不能消除。案底一般指由公安部门保存的,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且我国没有关于案底消除的相关规定。但对于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应当予以封存。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盗窃不予处罚
您好,盗窃不予处罚的情况是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
不予定罪处罚有案底吗
不予刑事处罚有案底。不予刑事处罚,是法院已经认定行为构成犯罪,但是根据《刑法》规定,不对其进行刑事处罚的一种方式。已经构成犯罪,就会有案底。法律依据:《刑法》第三十七条,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
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
如果受到行政处罚,会不会留下案底,会不会留下案底?
行政处罚不会留案底。法律上明确规定了案底一般是涉及到刑事犯罪的情况下才会留下,而行政处罚只存在于行政机关的处罚记录,并不属于案底的情况,具体情况下可以根据行政处罚的原因来进行合法的认定。
行政处罚不会留案底,但是会留有行政处罚记录,行政处罚的处罚记录,当地公安机关都会将相关档案、信息进行保存的。但记录不是对任何人都开放的,只有司法机关或者律师在办理刑事案件时,报请有权机关审批后,记录才对外提供,不对普通单位或个人提供查询业务。
在当事人拒不履行罚款的处罚决定时,行政机关可采取加处罚款的手段迫使其履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二十七条 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依法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免予刑事处罚,但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司法机关应当及时将案件移送有关行政机关。行政处罚实施机关与司法机关之间应当加强协调配合,建立健全案件移送制度,加强证据材料移交、接收衔接,完善案件处理信息通报机制。
第二十二条 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行政机关管辖。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行政处罚会影响政审吗
行政处罚基本不会影响政审。行政处罚一般都是比较轻微的情形,违反的只是一些规章制度和规定,不会到刑事处罚的层面,在一般的政审中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除去一些恶劣的情形。行政处罚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等。
公务员法规定,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不得录用为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