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定什么叫发明专利权
更新时间:2023-06-06 08:0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法律规定发明专利权,是指对专利权人对产品、方法或者是其改进所提出的新技术方案而享有的专有权利,按照规定,授予发明专利权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新颖性,二是创造性,三是实用性。
一、
法律规定什么叫发明专利权
法律规定什么叫发明专利权,具体情况如下:
发明专利权就是对产品、方法或其改进所提出的新技术方案而享有的专有权利,一般简称为发明专利。
找法网提醒您,授予发明专利权一般有三个条件:
1.新颖性。即在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在国内没有公开使用过或者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也没有同样的发明由他人向专利局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
2.创造性。即同申请日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该发明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3.实用性。即该发明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的效果。
二、
发明专利的特点
发明专利的特点:
1.专有性。专有性也称独占性,所谓专有性是指专利权人对其发明创造所享有的独占性的制造、使用、销售和进出口的权利。
2.地域性。专利权的地域性特点,是指一个国家依照其本国专利法授予的专利权,仅在该国法律管辖的范内有效,对其他国家没有任何约束力;
3.期限性。发明专利权的保护期限自申请日起计算一般在10-20年不等;
4.无形性。专利权是无形的,无形性是专利权本身。

三、
发明专利权被侵犯怎么办
发明专利权被侵犯的,可以选择的解决途径有以下三种:
1.协商与和解。专利权人和被控侵权人均可自行协商或在其他第三方的调解、斡旋下达成和解协议,解决纠纷。
2.行政裁决或协调。专利权人在侵权人侵权事实和证据充分确凿的情况下,可向专利局等有关行政部门举报,由其采取行政措施,对侵权人的侵权行为进行调查核实后作出行政处罚。在行政裁决过程中,有关专利行政部门基于有关当事人的申请,可对专利侵权的民事责任进行调解。
3.向法院起诉。专利权人在发现侵权人侵犯其专利权后,亦可径自向侵权行为地、被告所在地等相关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停止侵权行为赔偿经济损失等。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发明专利需要符合什么要求
申请发明专利的条件包括:
1. 发明专利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2. 向外国申请的发明专利需经过保密审查。
3. 发明专利申请需提交请求书、说明书及其摘要和权利要求书等文件。
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 新颖性:该发明或实用新型不属于现有技术,且在申请日以前没有被任何单位或个人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相同申请并记录在案。
2. 创造性: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3. 实用性:该发明或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使用,并能产生积极效果。
现有技术的定义是,在申请日以前,国内外公众已知的技术。
授予发明专利权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保留内容如下:
专利权是指专利权人对发明创造享有的专利权,即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授予发明创造者或者其权利继承人独家使用其发明创造的权利。
为了获得专利权,发明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 必须是符合专利法规定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2. 必须属于专利法规定的不授予专利权的范围。
3. 不得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碍公共利益。
此外,与专利权相关的法律还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其中规定了犯罪的定义、共同犯罪、刑罚的轻重以及犯罪预备和未遂等概念。这些法律条文为专利权的保护提供了法律基础,确保发明创造者的权益得到保障。
什么是专利权行使
专利权包括以下权利:
1. 独占实施权;
2. 许可使用权,即专利权人有权许可他人实施其专利;
3. 转让权,即专利权人有权转让其专利;
4. 质押权;
5. 禁止权;
6. 请求保护权。
发明创造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发明是对产品、方法或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是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外观设计是对产品的整体或局部的形状、图案或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图片或照片中的该产品的外观设计为准,简要说明可用于解释图片或照片所表示的该产品的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