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如何处置医疗事故

更新时间:2023-06-05 16: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医疗机构处置医疗事故程序是与家属沟通;沟通无法达成一致解决办法的,及时上报相关部门进行调解或者向法院起诉。产生医疗事故医生需承担责任,可能会被行政处分或暂停执业活动等。
一、

医疗机构如何处置医疗事故

  医疗机构处置医疗事故程序:

  1.医护人员向患者或家属做好沟通、解释、解答工作;

  2.解释无效的,应及早上报医务部;

  3.医务部接到上报后做相应调查、了解和沟通,然后组织调解;

  4.若不能调解,由医务部报请医院医疗安全委员会批准召开院内医疗纠纷技术讨论会;

  5.对医疗技术讨论结论有异议的,可以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二、

产生医疗事故医生需承担责任吗

  产生医疗事故医生需承担责任。

  医疗事故的民事赔偿由医疗机构承担,医务人员由卫生行政部门依法给予处分,或者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五条

  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疗事故等级和情节,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责令限期停业整顿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执业许可证,对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依照刑法关于医疗事故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

  对发生医疗事故的有关医务人员,除依照处罚外,卫生行政部门并可以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

医疗机构医疗事故

三、

医疗事故的类型

  找法网提醒您,医疗事故的种类包括一级医疗事故,二级医疗事故,三级医疗事故和四级医疗事故。其中一级医疗事故是最严重的,它是指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医疗事故,四级医疗事故是最轻的,它是指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医疗事故。

  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条

  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

  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

  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具体分级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医院误诊,需要如何处理?
如果因医护人员的误诊而造成医疗事故的,患者可以先与医疗机构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的,患者或者家属可以向法院起诉维权。
没有病被医院误诊有病该如何处理?
如果因医护人员的误诊而造成医疗事故的,患者可以先与医疗机构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的,患者或者家属可以向法院起诉维权。
医院误诊,需要如何处理?
如果因医护人员的误诊而造成医疗事故的,患者可以先与医疗机构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的,患者或者家属可以向法院起诉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