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鉴定赔偿怎么算
更新时间:2023-08-01 16:3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工伤鉴定赔偿的计算需要根据劳动者鉴定的伤残等级进行确定。如果是一级伤残的,则伤残津贴是工资乘以90%。此外还赔偿护理费等费用。需要注意的是,在工伤鉴定后,一般需要等待3个月的时间才能拿到赔偿。
一、
工伤鉴定赔偿怎么算
工伤鉴定赔偿如下算:
1-6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90%/85%/80%/75%/70%/60%;
护理费=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50%/40%/30%;
丧葬补助金=当地社平工资×6;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
其他。
二、
工伤鉴定赔偿多久能拿到
找法网提醒您,工伤鉴定后,一般在三个月内可以拿到赔偿金。根据法律规定,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工伤职工可以根据伤残等级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赔偿,审核通过后,按核定数额发放。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五条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协助进行有关的诊断。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

三、
工伤鉴定赔偿的仲裁时效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工伤赔偿的仲裁时效即是指在已经确认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前提下,劳动者的事故伤害经确认为工伤,其在一定的时效期限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要求工伤赔偿的仲裁请求的时效期间。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工伤赔偿标准怎么算?
工伤赔偿标准的计算方法:例如一级伤残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是本人工资的27倍,二级伤残的补助金是本人工资的25倍,三级伤残是23倍;以及一级伤残的伤残津贴是职工工资的90%,二级伤残是职工工资的85%,三级伤残是80%等。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三)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