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审理民事案件常用的诉讼程序是哪些

更新时间:2023-09-15 11: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法庭审理民事案件常用的诉讼程序是庭前准备、法庭调查等。需要注意的是,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一般需要6个月的时间,如果案件适用的是简易程序,则需要3个月的时间。
一、

法庭审理民事案件常用的诉讼程序是哪些

  法庭审理民事案件常用的诉讼程序是哪些

  1.庭审准备;

  2.法庭调查:

  (1)当事人陈述;

  (2)出示证据和质证。

  3.法庭辩论;

  4.案件评议和宣告判决:

  (1)合议庭评议;

  (2)宣告判决。

二、

审理民事案件需要多久

  找法网提醒您,在我国规定民事诉讼一般需要六个月。有特殊情况的,可以向本院院长申请延长六个月。如果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一条

  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审理民事案件

三、

民事案件立案的条件

  民事立案的条件如下: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民事诉讼普通程序审理有哪些?
民事诉讼程序是法律规定的解决民事案件争讼的步骤和方法。主要有以下步骤和程序。 一是起诉、立案 二是应诉,确立开庭时间 三是开庭,分为庭前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调解、宣判。 四是,服从判决或者上诉。上诉则启动二审程序。 五,判决生效后,不服判决,可以申诉,启动审判监督程序。
民事案件诉讼程序是怎样的?
民事诉讼简易程序流程: 1、审理前的准备。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和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 2、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就适用简易程序提出异议后,人民法院应当进行审查; 3、开庭审理; 4、宣判与送达。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八条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八条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八条 对简单的民事案件,原告可以口头起诉。当事人双方可以同时到基层人民法院或者它派出的法庭,请求解决纠纷。基层人民法院或者它派出的法庭可以当即审理,也可以另定日期审理。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九条 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简单的民事案件,可以用简便方式传唤当事人和证人、送达诉讼文书、审理案件,但应当保障当事人陈述意见的权利。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条 简单的民事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并不受本法第一百三十六条、第一百三十八条、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的限制。
民事诉讼法庭审判程序都有哪些规定?
如果是民事诉讼,在法庭审理案件的流程为:开庭准备,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法庭调查,按照法定的顺序进行;法庭辩论;最后是案件评议和宣告判决。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九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 第一百四十条 开庭审理前,书记员应当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 开庭审理时,由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审判人员、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
律师解答动态
1986年10月参加工作的临时工,若有相关材料能证明其工作经历,如工资发放记录、工作证等,工龄一般可
你和商家达成回收平板约定后又不想卖,要求寄回,商家说七个工作日内寄,现在三天未回复。你可再通过之前沟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4分钟前
20万左右房产继承案的律师费用没有固定标准,通常在几千到上万元。它会受案件复杂程度、律师经验等因素影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1分钟前
对方起诉是有用的。虽然你受伤严重且负主要责任,但对方也可能因事故有损失。你要承担相应赔偿责任。解决方
汪丽律师
汪丽律师
18分钟前
您虽然没有主观故意,但是官方有提前告知,如果涉嫌未对有权利进行冻结,这个法律可能不太能帮你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