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债人会牵连家人吗
更新时间:2023-08-02 13:0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欠债人是否会牵连家人需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若债务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其债务属于个人债务的,则其家庭成员无须承担还款义务。债务人拒不履行还款义务,债权人自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3年内,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一、
欠债人会牵连家人吗
欠债人是否会牵连家人需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如果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的个人债务,家人没有义务承担责任。如果举债用于家庭生活,可能被认定为共同债务,家人需要承担连带责任。如果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借款,则由其监护人承担。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二、
债务诉讼时效是多久
债务诉讼时效为三年。
找法网提醒您,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个人债务民事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
债务纠纷起诉要符合什么条件
1.原告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必须有明确的被告(被告是个人的,可查被告居民身份证、户口薄或其他身份证明材料;被告是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的,可查工商登记材料等来确定。个体工商户以业主为原、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具体的诉讼请求”是指原告请求的事项、诉讼标的必须明确、具体,不能模棱两可,含糊不清。“事实理由”是指原告在起诉状中写明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的事实、理由或者纠纷发生的事实和理由,要求简明扼要。)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本院管辖。
符合起诉条件即可向被告所在地法院起诉。还需要注意的是,债务纠纷的诉讼时效是2年。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欠债人逃跑会连累家人吗
法律分析:一般来说,欠债逃跑是不会涉及到家庭成员的。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债务应该要还清。如果债务人暂时不能清偿债务的,可以经过债权人的同意或者当地人民法院的裁定,债务人可以选择分期偿还。
如果债务人有偿还的能力但是拒不偿还的,可以由人民法院判决强制偿还。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二十四条 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第三人对履行该债务具有合法利益的,第三人有权向债权人代为履行;但是,根据债务性质、按照当事人约定或者依照法律规定只能由债务人履行的除外。
债权人接受第三人履行后,其对债务人的债权转让给第三人,但是债务人和第三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开店老板欠债不还会牵连父母吗
父亲欠的债应当由其自行偿还,不会牵连儿子。由于父亲一般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所以其债务应当由父亲以其自身财产进行偿还。但儿子继承父亲遗产的,则要以所得遗产的实际价值为限清偿债务。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十八条
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
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第一千一百六十一条
继承人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
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清偿责任。
借钱不还起诉家人会受牵连吗
家人借钱不还的,出借人可以与其协商,请求其在合理期限内还款;协商不成的,出借人可以准备好起诉状和借据、收据等证据材料,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支付令。<br/>
法律依据:<br/>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br/>
出借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间借贷诉讼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
<br/>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br/>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br/>
第二百一十四条<br/>
债权人请求债务人给付金钱、有价证券,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br/>
(一)债权人与债务人没有其他债务纠纷的;<br/>
(二)支付令能够送达债务人的。
<br/>
申请书应当写明请求给付金钱或者有价证券的数量和所根据的事实、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