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条如有改动有效吗
更新时间:2023-07-31 12: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借条如有改动可能有效,借条是双方协商一致更改的,有效,借条是当事人一方擅自更改的,更改部分无效。只有借条没有转账记录可以起诉,起诉的条件有原告是直接利害关系人。
一、
借条如有改动有效吗
借条如有改动可能有效。借条经双方协商一致后修改的,修改后的借条有效。借条被一方擅自修改,如果修改部分对借条构成实质性的影响的,修改的部分无效。
《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三条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第五百四十四条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未变更。
二、
只有借条没有转账记录可以起诉吗
只有借条没有转账记录可以起诉。找法网提醒您,起诉只要原告与案件有直接的利害关系,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及事实和理由,案件属于民事案件的范围,就可以准备好起诉状和案件相关的证据材料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三、
借条应具备什么内容
借条应具备如下内容:
1.应写清楚借款人和放款人的法定全名;
2.应写清楚借款金额,包括大写和小写的金额;
3.应写清楚借款时间期限,包括借款的起止年月日和明确的借款期限;
4.应写清楚还款的具体年月日;
5.应写清楚借款的利息,应有明确的年利率或月利率,最终应支付的借款利息总额(包括大写和小写金额)等约定;
6.应写清楚借款本息偿还的年月日时间及付款方式;
7.应有借款本人亲自签章、手印或亲笔书写的签字。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借条被借出方随意篡改年限,还有效吗
借条经双方协商一致后修改的,修改后的借条有效。借条被一方擅自修改,如果修改部分对借条构成实质性的影响的,修改的部分无效。《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三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第五百四十四条 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未变更。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六条民事法律行为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第一百五十三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信息有误,借条名字涂改有效吗
对于借条名字有误的处理方法,目前现行法律法规并无明确的规定,但是结合相关司法判例以及实践操作来看,出借人在发现名字写错之后采取一定的手段补正后,仍可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首先,双方可以约定重新签借条,甚至无需重新签订,只需要在原来的借条上说明情况,并重新签名,打上手指印或者盖章,即可作有效的正确的借条使用。
其次,如果是曾用名、小名、可通过借款人所在派出所、居委会、村委会出具一张证明,证明此人即为彼人;另外,如果有见证人在场,出借人可以找见证人作证,以证明这两个姓名是同一人。
若没有见证人,借款人又不承认借贷关系的存在,债权人可申请笔迹鉴定,证明此借条的签名出自借款人之手,以证明借条的真实性、关联性。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九十七条借款合同采用书面形式,但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
借款合同的内容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九十八条订立借款合同,贷款人可以要求借款人提供担保。担保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九十九条订立借款合同,借款人应当按照贷款人的要求提供与借款有关的业务活动和财务状况的真实情况。
借条有改动还生效吗
借条被修改了一般还有效的。但需要双方就变更的相关内容协商一致,且双方变更的内容不得为合同的实质性条款,否则变更无效。例如,双方约定变更合同主体。<br/>
法律依据:<br/>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条<br/>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br/>
第六百六十八条<br/>
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br/>
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br/>
第五百四十三条<br/>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br/>
第五百四十四条<br/>
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未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