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夺危险物质罪既遂量刑指南是怎样的
更新时间:2023-08-02 09: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抢夺危险物质罪既遂量刑指南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抢夺危险物质罪的立案标准规定为释放有毒有害物质危及公共安全。
一、
抢夺危险物质罪既遂量刑指南是怎样的
抢夺危险物质罪既遂量刑指南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情节严重的,应当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抢夺危险物质罪是指公然抢夺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刑法》第一百二十七条
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或者盗窃、抢夺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或者抢劫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或者盗窃、抢夺国家机关、军警人员、民兵的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二、
抢夺危险物质罪立案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抢夺危险物质罪的立案标准规定为:乘人不备公然夺取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立案追诉。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

三、
抢夺危险物质罪追诉期是多久
找法网提醒,如果行为人抢夺的数额较大的,追诉时效一般是五年;数额巨大的,追诉时效一般是十年;数额特别巨大的,追诉时效一般是二十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刑法中如何规定抢劫危险物质罪既遂量刑的标准是什么?
法律分析:刑法中规定的抢劫危险物质罪既遂的量刑标准为:犯此罪危害公共安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公共安全和公民的人身权利。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犯罪,即明知是枪支、弹药、爆炸物而抢劫。如果行为人不知是枪支、弹药、爆炸物而加以抢夺的,不构成本罪。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二十七条 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或者盗窃、抢夺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或者抢劫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或者盗窃、抢夺国家机关、军警人员、民兵的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投放危险物质罪
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指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该罪的本质特征在于运用投放危险物质的方式实施犯罪,从而危害公共安全。 由于这种行为与犯罪目的、侵害对象、犯罪结果,以及司法实践中的不同认识相互结合和交织,使得处断时极为混乱,有必要予以廓清。 客体要件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这是投毒罪同使用投毒方法实施的故意杀人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根本区别之所在。 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其一,行为人投放的必须是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危害人的生命、健康或牲畜、禽类、水产养殖物安全的危险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