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数额判定标准是怎么样的
更新时间:2023-08-02 02:0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挪用公款数额判定标准是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超过三个月未归还,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是数额较大。挪用公款的处置一般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挪用数额大小量刑。
一、
挪用公款数额判定标准是怎么样的
挪用公款数额判定标准是这样的:
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营利性活动或者超过三个月未归还,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
2.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巨大”;
3.挪用公款数额在二百万元以上或挪用公款不退还,数额在一百万以上不满二百万的,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
二、
挪用公款怎么处置
找法网提醒您,挪用公款的处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挪用公款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三、
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有哪些区别
主体的区别:贪污罪的除了国家工作人员以外还包括受国有单位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挪用公款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
目的的区别:贪污罪目的在于非法取得公共财物的所有权。挪用公款罪目的在于非法取得对公款的使用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 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挪用公款罪的损失如何认定
挪用公款罪的情形主要包括非法活动使用公款、营利性活动使用公款以及超过规定期限未归还公款等。在处理这些案件时,会综合考虑挪用的金额大小、是否归还以及是否造成损失等因素。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追缴违法所得,以维护公共财产的安全和法律权威。
挪用公款罪数额的认定有何规定
挪用公款罪数额较大的认定标准明确规定了三种情形:非法活动、营利活动以及超过三个月未还。对于此类行为,将依法进行刑事处罚,可能包括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等。同时,还会追缴违法所得。具体处理方式需根据案情来定。
以上三个答案均围绕挪用公款罪数额的认定问题展开,符合您的要求。
挪用公款罪构成要件认定有几种
挪用公款罪的认定涉及三个方面:非法活动使用公款、数额较大用于营利活动、以及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归还。处理方式以刑事处罚为主,可能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等,并且需要追缴违法所得。实际操作中,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如挪用的金额、使用用途和归还情况等,进行综合考虑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