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刑法侵犯著作权罪既遂判多长时间
更新时间:2023-08-01 11: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中国新刑法侵犯著作权罪既遂判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具体的量刑标准应当是依据实际情况进行确认的。本罪的构成要件是一般主体存在直接故意,实施了侵犯著作权和与著作权相关的侵权行为。
一、
中国新刑法侵犯著作权罪既遂判多长时间
中国新刑法侵犯著作权罪既遂判,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根据《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权情形之一,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
(二)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三)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
(四)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
二、
侵犯著作权罪的犯罪构成
1.犯罪主体: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既包括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也包括经国家批准和未经国家批准从事出版、发行活动的单位。
2.主观方面: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且具有营利的目的。
3.犯罪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著作权管理制度以及他人的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
4.客观反面:侵犯著作权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侵犯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权益,情节严重的行为。

三、
非法经营罪和侵犯著作权罪区别
找法网提醒您,非法经营罪和侵犯著作权罪区别:
1.侵犯著作权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且具有营利的目的。如果行为人出于过失,如误认为他人作品已过保护期而复制发行,或虽系故意,但由于追求名誉等非营利目的的,则不能构成侵犯著作权罪。
2.非法经营罪,是指未经许可经营专营、专卖物品或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以及从事其他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在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并且具有谋取非法利润的目的,这是本罪在主观方面应具有的两个主要内容。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侵犯著作权罪
侵犯著作权罪,是指以营利为目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音像、计算机软件等作品,出版他人享有独占出版权的图书,未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音像制品,制作、展览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具体情形包括:
1.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文字作品、音乐、美术、视听作品、计算机软件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的;
2. 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3. 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
4. 未经表演者许可,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或者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的;
5. 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
6. 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故意避开或者破坏权利人为其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采取的保护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技术措施的。
侵犯著作权罪,侵犯著作权,非法经营罪的区别
符合下列要件即可构成侵犯著作权罪<br/>
1、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br/>
2、主观方面是出于故意,且具有营利的目的;<br/>
3、侵害的客体是国家的著作权管理制度以及他人的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br/>
4、客观方面存在侵犯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权益,情节严重的行为。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br/>
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情形之一,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侵犯著作权罪既遂如何处罚,如何认定侵犯著作权罪
侵犯著作权罪既遂的法院的判决将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或者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侵犯著作权是指以下行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出版、制作、出售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
《中华人民共和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
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权情形之一,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
(二)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三)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
(四)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