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职务犯罪法律规定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3-07-31 18:3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银行职务犯罪法律规定是刑法,由公安机关对案件进行调查取证,若调查取证的结果符合立案条件,则由检察院进行起诉,由人民法院根据犯罪事实进行判决量刑。
一、
银行职务犯罪法律规定是什么
银行职务犯罪法律规定是:依据《刑法》的规定,职务犯罪判几年,要依据犯罪的罪名和犯罪情节而定。例如,构成贪污罪的,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滥用职权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
职务犯罪追诉期限
《刑法》第八十七条所规定的追诉时效: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5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10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15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20年。如果20年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后,仍然可以追诉。

三、
私营企业是否涉及职务犯罪
私营企业是否涉及职务犯罪需要看是否利用职务之便。找法网提醒您,私企公司的员工如果利用职务之便,将公司财物据为己有,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将会构成职务犯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职务行为的法律规定有什么
职务侵权行为的相关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br/>
法律依据:<br/>
《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br/>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
<br/>
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
<br/>
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
职务犯罪的种类,职务犯罪的种类有那几种
职务犯罪主要包括贪污贿赂犯罪、渎职罪以及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这类犯罪涉及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工作人员,他们利用职权进行贪污、贿赂、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行为,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的规章规范。这些行为若依照刑法应受到刑事处罚。
对于贪污罪,《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构成贪污罪。此外,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同样方式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也以贪污论处。与前述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将作为共犯处理。
职务犯罪包括哪些?什么是职务犯罪?关于职务犯罪的种类都包括哪些呢?
职务犯罪是指具有特定职务身份的人所实施的与其职务有必然联系的犯罪行为。根据修订后的刑法,检察机关负责管辖53种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这些犯罪被分为三大类:贪污贿赂犯罪、渎职罪以及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
贪污贿赂犯罪在《刑法》第八章中详细规定了十二个罪名,包括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等。这些罪名覆盖了与贪污和贿赂相关的各种违法行为。
渎职罪在《刑法》第九章中规定了34个罪名,涵盖了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这些犯罪主要涉及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的不当行为,严重损害了公共利益和国家机关的正常运作。
此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有七个,如非法拘禁罪、非法搜查罪等。这些犯罪严重侵犯了公民的基本权利,破坏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