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区别
更新时间:2023-07-30 00: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区别是三者诉讼主体不同、举证责任不同以及适用的法律不同。若提起刑事诉讼,提交的证据包括物证、书证、鉴定意见等证据材料。
一、
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区别
民事诉讼所要解决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的争议;行政诉讼所要解决的是国家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正确问题;刑事诉讼所要解决的是涉嫌犯罪的人是否确实犯罪和犯什么罪以及应处何种刑罚问题。
1.提起诉讼的主体不同。
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都可以提起诉讼,原告起诉后,被告可以反诉;行政诉讼只能是由行政管理的相对人提起诉讼,行政机关始终处于被告地位,不能反诉;刑事诉讼除自诉案件由自诉人提起诉讼外,均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2.举证责任不同。
在民事诉讼中,谁主张权利谁负责举证;在行政诉讼中,只由被告(行政机关)负举证责任;
在刑事诉讼中,公诉人负有提供被告人有罪的证据,并加以证明的责任,被告人不负举证责任,但可以提出自己罪轻或无罪的材料为自己辩护。
3.适用的法律不同。
民事诉讼主要适用《民法典》和《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主要适用行政法律、法规和《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主要适用《刑法》和《刑事诉讼法》。
二、
刑事诉讼证据三性是指什么
1.客观性,是指诉讼证据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不是人们主观猜测和虚假的东西;
2.真实性,是指诉讼证据与案件的待证事实之间存在客观的联系;
3.合法性,是指诉讼证据必须是按照法律的要求和法定程序而取得的事实材料。

三、
刑事诉讼证据分为几种?
刑事诉讼证据分为八种,具体如下:
1.物证;
2.书证;
3.证人证言;
4.被害人陈述;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6.鉴定意见;
7.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8.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找法网提醒您,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行政诉讼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的区别
行政诉讼、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各有特点。民事诉讼可和解或通过法院裁决;刑事诉讼通常由检察院起诉,被告人可自我辩护;行政诉讼则涉及公民与行政机关的纠纷,可通过行政复议或诉讼解决。具体操作需根据案情和法律规定进行。
可以问问行政诉讼,民事诉讼,刑事诉讼的第一审区别吗
【法律分析】:第一审民事案件是指案件第一次立案并受理,可能出现在基层法院、中院及高院。民事案件主要根据诉讼标的、管辖范围等不同,在不同的法院立案受理。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区别
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的区别是:
1. 诉讼提起的主体不同。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都可以提起诉讼;行政诉讼只能由行政管理的相对人提起诉讼;刑事诉讼除自诉案件由自诉人提起诉讼外,均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2. 举证责任不同。民事诉讼中,谁主张权利谁负责举证;行政诉讼中,只由被告(行政机关)负举证责任;刑事诉讼中,公诉人进行举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