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约金约定条款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3-07-05 11:3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违约金约定条款主要是由合同当事人共同协商约定违约金的具体数额、支付方式、支付时间、支付情形等;当事人在约定违约金数额时,不得低于或是过分高于实际损失。
一、
违约金约定条款有哪些
违约金约定条款有:
1.合同违约金由当事人自行约定,由违约一方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
2.约定的违约金不能低于或者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
3.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二、
违约金给不起会坐牢吗
违约金给不起不会坐牢。具体如下:
1.付不起违约金属于民事案件,不会坐牢;
2.只有在有能力而拒不执行的情况下,才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要坐牢。

三、
借款合同违约金利息能否一起主张赔偿
找法网提醒您,借款合同违约金利息一般不能一起主张赔偿,如果借款合同违约的,借款人支付违约金已经能够补偿逾期还款而产生的损失,出借人就不能再主张利息。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民法典规定合同约定的违约金该咋规定的
在民法典框架下,合同中可以约定违约金,具体操作可以是:一、明确违约金的固定数额;二、约定根据违约情况来计算损失赔偿的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约定方式,确保合同条款清晰、具有执行力,并能有效保障合同双方的权益。
民法典规定合同约定的违约金应该如何规定的
《民法典》规定,合同约定的违约金应通过双方协商明确,无论是约定具体数额还是计算方法,都应在合理范围内。在协商和约定过程中,双方应充分考虑实际损失,并确保违约金的公平性。若违约金过高或过低,可依据法律规定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进行调整。
合同中的违约金条款有什么规定
关于合同违约金的处理方式,可以考虑以下三种方式:一是约定固定金额,这种方式简单明了,但需注意可能与实际损失不符;二是根据损失计算方法确定,这种方法更贴近实际损失,但计算可能较为复杂;三是当违约金明显不合理时,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进行调整。在选择处理方式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违约金的合理性和可执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