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转让和债务转移有何区别
更新时间:2023-07-27 18:0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债务转让和债务转移没有什么区别,债务转让和债务转移是一样的,债务转让需要取得债权人的同意,债务转让后,新债务取得原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抗辩权,但是不得主张原债务人的抵销权。
一、
债务转让和债务转移有何区别
债务转让和债务转移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债务的承担者的改变。
《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一条至第五百五十四条的规定,具体如下:
1.债务人将债务的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可以催告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予以同意,债权人未作表示的,视为不同意。
2.债务人转移债务的,新债务人可以主张原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抗辩;原债务人对债权人享有债权的,新债务人不得向债权人主张抵销。
3.债务人转移债务的,新债务人应当承担与主债务有关的从债务,但是该从债务专属于原债务人自身的除外。
二、
债务转移后原债务人还承担责任吗
债务转移后原债务人还承担责任,债务转移,是要经过债权人同意的。如果未经债权人同意,即使新债务人向债权人偿还后,债权人仍可要求原债务人承担偿债责任。如果债权人同意债务转移,但要求原债务人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的,原债务人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如果债权人同意债务转移,不要求原债务人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的,原债务人不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三、
债务转移应注意什么
债务转移应注意有:
1.债务的可转让性。当事人之间转让的债务必须具有可转让性,否则达成的协议将无效。找法网提醒您,依据法律的规定、债务性质或是按当事人的约定不得转让的债务,不得转移。
2.债务转移的内容。
3.债务转移须经债权人同意。债务转移有可能损害债权人的利益,所以债务转移必须经债权人同意。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想知道债务转移和债务转移是否有区别
债务转移与债权转让所具有的区别:债务转移不仅必须由原债务人和新债务人达成协议,而且必须经原债权人同意。债权转让,是指债的关系不失其统一性,债权人通过让与合同将其债权转移于第三人享有的现象,转让人只需要通知债务人即可。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五百五十条
因债权转让增加的履行费用,由让与人负担。
《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一条
债务人将债务的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
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可以催告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予以同意,债权人未作表示的,视为不同意。
债务转移和债务转让有什么区别
区别如下:
(一)债务转让就是债务人将自己的债务转让给第三者,需要经过债权人同意。
债务转让,是指合同债务人通过协商,将合同债务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人承担的行为。
债务转让分为全部转让和部分转让。
债务转让,使得债务人的资信状况和偿债能力发生了变化,其会对债权人权益的实现带来影响,因此
(二)与债务转让不同,债务转移就是债务人将自己的债务转移给别人,需要由原债务人和新债务人达成协议,而且必须经原债权人同意。
债务转移,又称“债务承担”。
是指债务在不同主体之间的转移。
债务转移不仅必须由原债务人和新债务人达成协议,而且必须经原债权人同意。
因为债务人的改变对债权人关系重大,新债务人的信誉和履行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债权能否实现。
如果债权人不同意,则债务的转让不能有效。
债权人不同意债务转移必须有正当理由,否则也不能任意拒绝债务的转移。
债务转移后,从属权利并不随之转移。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五条
【债权转让】债权人可以将债权的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
(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当事人约定非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当事人约定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债权转让和债务转移的区别是什么
债务转让与债务转移的区别有:<br />
1、债务转让就是债务人将自己的债务转让给第三者,需要经过债权人同意债务转让。<br />
2、与债务转让不同,债务转移就是债务人将自己的债务转移给别人,需要由原债务人和新债务人达成协议,而且必须经原债权人同意债务转移,因此又称债务承担,是指债务在不同主体之间的转移。
<br />
法律依据:<br />
根据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五条 <br />
债权人可以将债权的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br />
(一)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br />
(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br />
(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br />
当事人约定非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当事人约定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第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