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转让方会计处理
更新时间:2023-05-04 11: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股权转让方会计处理方式是根据股权转让协议入账和通过公司账户处理。股权转让不是一定要公证,可以公证的情形是转让双方对转让比例存在疑问、双方认为有公证必要等。
一、
股权转让方会计处理
股权转让方会计处理方式:一般情况下,股权转让的会计分录需要分两种情况进行。
1.根据股权转让协议入账
借:实收资本——原股东
贷:实收资本——新股东
2.通过公司账户
新股东交款时:
借: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贷:其他应付款——代收股权转让款
支付原股东 :
借:其他应付款——代收股权转让款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二、
股权转让要公证吗
股权转让不是一定要公证,股权转让只要是经股东会决议认可并经其他股东放弃优先权后的合法转让,与第三方签定双方间的转让合同或协议就具有法律效力,一般不需要公证,但是公证会防范相应的一些风险。
1.转让双方对有关事项存在疑问时(如对转让比例、转让出资时限等);
2.当事人一方不亲自到场签约委托他人代办时;
3.双方认为有必要公证时;
4.立据公证为其他用途时;
公证地一般要在公司所在地。
根据《公司法》第七十一条,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

三、
公司股权后转让协议标准怎么写
找法网提醒您,公司股权后转让协议标准如下写:
1.公司名称、住所、经营范围等信息;
2.转让方和受让方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
3.公司的股权结构、转让方的持股比例;
4.其他股东意愿、工商登记变更以及相互交接协作等内容。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股权收购的会计处理是怎样处理的
公司收购方式有收购股票以及收购资产。收购股票是指管理层从目标公司的股东那里直接购买控股权益或全部股票。收购股票的应当进行变更登记,起到公示的作用。法律依据:《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二条<br/>
公司合并可以采取吸收合并或者新设合并。
<br/>
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为吸收合并,被吸收的公司解散。两个以上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为新设合并,合并各方解散。<br/>
第一百七十三条<br/>
公司合并,应当由合并各方签订合并协议,并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
公司应当自作出合并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可以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