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和肇事逃逸犯罪的区别

更新时间:2023-07-25 09:3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肇事逃逸和肇事逃逸犯罪的区别主要在于:犯罪客体和犯罪的主观方面。需要注意的是,行为人因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需要承担的刑事责任是七年的有期徒刑。
一、

肇事逃逸和肇事逃逸犯罪的区别

  肇事逃逸和肇事逃逸犯罪的区别为:

  1.犯罪客体的上的区别。犯罪客体是区别此罪彼罪的重要标准,交通肇事的犯罪的客体是交通运输的正常秩序与安全,交通肇事行为人完成交通肇事行为时违反了交通法规、给公共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故交通肇事罪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逃逸行为侵犯的是我国法律保护的国家正常司法追诉活动、公民人身权、财产权;

  2.犯罪的主观方面上的区别。交通肇事罪是典型的过失犯罪,交通肇事行为人对造成交通肇事严重后果的心理态度是过失的。至于对于违反交通法规来说,则往往是明知故犯。但判定行为人主观性质的依据不是针对行为本身,而是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犯罪行为人对交通肇事的结果的发生完全是出于过失。如果行为人对违章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持故意态度,就不能认定交通肇事罪。而交通肇事逃逸人对逃逸造成的后果果在主观上既可能出于过失也可能出于故意。

二、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处罚

  找法网提醒您,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涉嫌交通肇事罪,一般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肇事逃逸和肇事逃逸

三、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赔偿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赔偿标准为: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赔偿金等。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五条规定,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第十八条规定,赔偿权利人举证证明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受诉法院所在地标准的,残疾赔偿金或者死亡赔偿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相关标准计算。

  被扶养人生活费的相关计算标准,依照前款原则确定。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肇事逃逸和离开现场的区别
肇事逃逸是违法的,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应立即停车并保护现场,如有必要还需报警处理。对于驶离现场的行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若因紧急情况而离开现场,并且在之后主动配合调查,可能不被视为逃逸。核心在于对于事故后的处理方式,必须谨慎选择并遵循法律规定,确保自己的行为合法且符合法律义务。建议发生事故后不要慌张,根据情况冷静处理并寻求法律帮助。
车主逃跑了,是不是肇事逃逸
我们在认定逃逸时,存在一个前提条件,即行为人对肇事事故应是明知的。如果行为人对肇事事故不明知,而驾车继续行使,主观上没有恶性。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只是在进行正常的驾驶行为。
交通事故逃逸和肇事逃逸有什么区别?车主逃跑了
我们在认定逃逸时,存在一个前提条件,即行为人对肇事事故应是明知的。如果行为人对肇事事故不明知,而驾车继续行使,主观上没有恶性。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只是在进行正常的驾驶行为。
律师解答动态
李琦律师
李琦律师
27分钟前
根据现行教育法规和高校招生政策,单招录取后未报到的情况不会影响您第二年继续参加单招考试。这里给您具体
李琦律师
李琦律师
57分钟前
您好,关于新车未上户能否退车的问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来分析:根据《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
李琦律师
李琦律师
1小时前
关于电动车被盗但车辆无法追回的情况,我理解您现在的心情。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这种情况您可以考虑以下几个
为什么不算?就是你加班的效果不好。什么也。
你好,根据《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条规定,双方已办理结婚登记且共同生活,
你好,这边咨询法律问题具体是什么,双方有没有进行调解,可以诉讼
你好,具体描述详细我们帮你解决法律问题
我也要提问
相关文书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