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保全诉前保全是什么意思
更新时间:2023-05-10 12: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财产保全诉前保全的意思是指在起诉前,遇到紧急情况,可能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害时,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对被申请人的财产采取的强制性措施。申请财产保全需要按照规定提供担保。
一、
财产保全诉前保全是什么意思
诉前财产保全是指在起诉前,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面临紧急情况,需要采取保护性的临时措施,使其合法权益免受难以弥补的损害,人民法院根据利害关系人的申请对被申请人的财产采取的强制性措施。人民法院根据具体情况以及提供担保情况,作出是否同意诉前保全的决定。为有利于判决执行,切实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债权人作为申请人向法院申请对债务人的合法财产采取保全措施,法院受理后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后24小时内作出裁定。申请人应当在诉前财产保全后三十日内向法院起诉,逾期将解除财产保全。
二、
申请财产保全需要哪些条件?
找法网提醒您,申请财产保全需要以下条件:
1.须当事人提出申请。
2.申请人须提供担保。
3.财产保全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或者避免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
4.保全财产的范围,仅限于请求的范围,或者与本案有关的财物。

三、
对于诉前财产保全怎么收费
诉前财产保按照下列标准交纳:财产数额不超过1000元或者不涉及财产数额的,每件交纳30元;超过1000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超过1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但是,当事人申请保全措施交纳的费用最多不超过5000元。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财产保全能保全几次
法律分析:
1. 财产保全的适用条件为,情况紧急,如不采取保全措施,利害关系人的权益会因此受到损害;同时,将来提起的诉讼需为给付之诉。
2. 保全的程序包括:利害关系人需向保全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出申请,并需提供一定的担保。人民法院将对申请进行审查,并在48小时内作出是否采取保全措施的裁定。若裁定采取保全措施,将立即开始执行。
注:以上内容已去掉法条引用及具体内容,仅保留了法律分析部分,并按照原文格式和序号进行了整理。
诉中财产保全是什么意思?
诉前保全指在诉讼程序开始之前,当事人一方因为对方当事人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难以执行或者造成当事人其他损害的案件,人民法院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所采取的一种财产保全措施。<br/>
法律依据:<br/>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br/>
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难以执行或者造成当事人其他损害的案件,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对其财产进行保全、责令其作出一定行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为;当事人没有提出申请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时也可以裁定采取保全措施。
<br/>
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申请人不提供担保的,裁定驳回申请。<br/>
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对情况紧急的,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
起诉前保全财产什么意思
诉前财产保全的概念是指在诉讼程序开始前,当事人一方因为对方当事人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难以执行或者造成当事人其他损害的案件,人民法院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所采取的一种财产保全措施。法律依据:诉前财产保全的概念是指在诉讼程序开始前,当事人一方因为对方当事人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难以执行或者造成当事人其他损害的案件,人民法院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所采取的一种财产保全措施。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难以执行或者造成当事人其他损害的案件,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对其财产进行保全、责令其作出一定行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为;当事人没有提出申请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时也可以裁定采取保全措施。
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申请人不提供担保的,裁定驳回申请。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对情况紧急的,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