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起诉流程大概有多久

更新时间:2023-07-19 13:3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挪用公款起诉流程大概有五个月,最长不超过十九个月,挪用公款罪是刑事案件,由检察院提起公诉。挪用公款罪的数额标准有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
一、

挪用公款起诉流程大概有多久

  挪用公款起诉流程大概有五个月。挪用公款罪属于公诉案件,一般来说公诉案件流程要五个月,最长也不会超过十九个月。刑事案件有公安机关的侦查阶段、检察院的审查起诉阶段以及法院的审判阶段,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

二、

挪用公款罪的数额标准

  挪用公款罪的数额标准为:

  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以挪用公款一万元至三万元为“数额较大”的起点,以挪用公款十五万元至二十万元为“数额巨大”的起点。

  2.“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以挪用公款五千元至一万元为追究刑事责任的数额起点。

  找法网提醒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挪用公款起诉

三、

挪用公款罪构成要件

  1.犯罪客体: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国家公职人员的廉洁性,又侵犯了公共财物的所有权。

  2.犯罪客观方面: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了挪用公款归自己或他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3.犯罪主体:主体是特殊主体,只有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和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才符合本罪的主体资格,其他非上述人员不具有挪用公款罪的主体资格。

  4.犯罪主观方面:在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是故意犯。行为人从主观上表现为明知是公款而故意将公款非法挪作私人用,目的在于非法取得公共财物的使用权,通过暂时使用公款而获得经济上的利益。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08038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挪用公款怎么起诉
法律分析:控告挪用公款需要以下证据:(1)行为人实施了挪用公款的行为。即行为人未经合法批准而擅自将公款移作他用。(2)行为人利用了职务之便。挪用公款的行为是利用
公诉流程一般多长时间
公诉的流程时间一般是在五个月内,最长不会超过十九个月,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挪用公款如何起诉?
涉嫌刑事犯罪,需要联系我
挪用公款多少够起诉
5000元以上应当立案。
有车有房可以吃低保
一、有车有房可以申请低保吗1、有车有房的不可以申请低保,不符合低保的条件。低保指因家庭成员存在重度残疾或疾病丧失劳动力,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的家庭。其住房或收入
起诉小三的时效是多久?
【法律分析】如果是因为小三打了自己,造成了人身损害的,诉讼时效一般是一年。如果小三欠债不还,这种情况下诉讼时效一般是三年。我国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
二婚男方要求女方上交所有工资
在以下情况下,女方可以拒绝上交工资:1.如果上交工资会严重损害女方的个人权益或生活需要;2.如果男方要求上交工资的行为存在强迫、威胁等不法手段;3.如果女方认为
银行卡只收不付可以扣房贷吗
针对银行卡只收不付问题,若因密码错误或身份信息不完善导致,应及时到银行柜台解冻或更新信息。若因债务问题被司法冻结,需偿还债务后申请解冻。若因涉赌、诈骗或洗钱被公
我的刑事案件罚金没交,法院冻结零钱后划扣了,又寄来了结案通知书。微信能解开了吗
微信零钱被法院冻结后,若罚金已缴纳,可联系法院确认并申请解冻;若认为冻结有误,需准备相关证据向法院提出申诉。具体操作包括联系法院执行部门、提交申诉材料、等待法院
就是之前报考的驾校,之前科目二和科目三的补考费是自己出的,能不能退钱,退钱有没有时间限制的
常见的处理方式有与驾校协商退费或向主管部门投诉。建议先尝试与驾校沟通,若沟通无果,再考虑向交通运管局等主管部门投诉,以维护自身权益。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下载低至¥9.9/篇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