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取保候审需要办理什么手续

更新时间:2023-07-19 10: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解除取保候审需要办理手续是向作出取保决定的公安机关提交申请,由公安机关审核申请人的条件,经过批准后准予办理解除手续。解除取保候审的条件包括不予追究刑事责任;期限届满。
一、

解除取保候审需要办理什么手续

  解除取保候审需要办理下列手续:

  1.由被取保候审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向作出取保候审的机关或者执行机关口头或者书面提出解除取保候审的要求,并阐明在取保候审期间没有出现违反义务的情况。

  2.办案单位审核解除取保候审的条件。

  3.若符合解除取保候审的条件,案件承办人应当写出《呈请解除取保候审报告书》,经办案单位审查同意后,办案人员再制作《解除取保候审决定书、通知书》,办理解除手续。

  4.解除对被取保候审人员的监督、约束。在办理相关手续时,办案人员要被取保候审人宣布《解除取保候审决定书》,并让其在该决定书回执上签字。如果采用保证金保证的方式,办案人员还要制作《退还保证金决定书》,并通知被取保候审人到指定的银行领取保证金。至此,解除手续办理完毕。

二、

解除取保候审的条件

  1.取保候审期限届满。

  2.当事人属于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七十九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取保候审手续

三、

取保解除后多久可以撤案

  找法网提醒,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后,发现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会及时的解除取保候审,并且撤销案件。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以及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取保候审最长不可以超过十二个月,而监视居住最长不可以超过六个月。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在检察院取保候审需要什么手续
申请取保候审的手续如下: 1. 取保候审的申请。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其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申请取保候审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2. 取保候审的决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收取取保候审的申请后,应在3日以内作出决定。不同意变更强制措施的,应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3. 取保候审的执行。公安机关为执行机关,在执行时,应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宣读《取保候审决定书》,并令其签名或盖章,同时告知其在取保候审期间应遵守的规定。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未违反规定,取保候审期满后,公安机关应退还保证金并告知保证人解除担保。
取保候审需要什么手续在检察院取保候审需要什么手续
申请取保候审的手续如下: 1. 取保候审的申请。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其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申请取保候审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2. 取保候审的决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收取取保候审的申请后,应在3日以内作出决定。不同意变更强制措施的,应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3. 取保候审的执行。公安机关为执行机关,在执行时,应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宣读《取保候审决定书》,并令其签名或盖章,同时告知其在取保候审期间应遵守的规定。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未违反规定,取保候审期满后,公安机关应退还保证金并告知保证人解除担保。
相关知识推荐
问题没解决?立即咨询律师
平台保障
优选律师
快速响应
#3分钟内获得解答
去咨询
没有想要的解答?推荐咨询本地专业律师
平台律师团
已服务 9.9万人
响应 2分钟内
7x24小时在线服务
针对性解决方案
咨询我
律师解答动态
通知去参加调解。法院依法组织双方调解,调解不成则下判决!供你参考!
若主动离职应当提前一个月通知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相应月份的工资。供你参考1
什么原因封的账号,你可以向客服投诉或者申诉啊
收什么款呀明明自己可以收,为什么找个人帮着你收,难道是违法犯罪资金吗
拖欠工资属于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行为,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者直接去劳动仲裁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4分钟前
老赖死亡后,其前妻一般不承担债务,除非前妻共同借款或继承遗产。建议具体分析案情。
若有证据证实可向该教育机构反映或教育行政部门反映!若情节严重并造成重大伤害可追究侵权责任。供你参考!
肖仁军律师
肖仁军律师
11分钟前
根据2025年实施的延迟退休政策及社保缴费相关规定,结合您1966年3月1日出生且已缴满15年社保的
我也要提问
相关文书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