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上有错别字有效吗
更新时间:2023-06-20 10:5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合同上有错别字不一定有效,具体需要看存在错别字的条款是否会影响到合同当事人履行合同的真实意思表示,若是不产生重大误解的,则合同有效,反之便会导致合同无效。
一、
合同上有错别字有效吗
合同上有错别字是否有效,需要视情况而定:
1.合同里的错别字如果不影响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表示,不会对当事人签订合同造成重大误解的,并且符合法律规定的,不影响合同的效力,合同就是有效的;
2.如果影响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表示,会对当事人签订合同造成重大误解的,则合同无效。
二、
未成年签订的合同效力
未成年签订的合同效力根据以下情况判断:
1.行为人不满八周岁的,合同无效;
2.已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签订的合同属于效力待定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生效;
3.已满十六周岁,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依法订立的合同有效。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四十五条第一款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三、
签订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找法网提醒您,签订合同的注意事项如下:
1.核实确认对方当事人的主体资格;
2.合同形式选择书面形式;
3.合同的必备条款要具体、明确;
4.确定订约前的合同义务;
5.对公司开出的授权委托书、介绍信、盖章的合同书等授权性文件要跟踪管理;
6.遇有重大误解、显失公平、受欺诈、胁迫、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及时收集保全证据;
7.合同签订后,合同原件须交公司统一保管;
8.合同内容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不得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的利益,不得含有造成对方人身伤害或因故意及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合同里有错别字是否有效?
合同里错别字一般不影响效力。但错别字影响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的,合同无效。使当事人存在重大误解的,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无效和被撤销的合同自始不具有法律约束力。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合同上的名字写错了,有效吗
依据我国现行《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合同名字写错了因难以体现意思表示的真实性一般无效。双方当事人可以就修改字符协商一致签署补充协议,在补充协议中将错误名字进行指正修改,同时明确主合同的内容或者将主合同作为附件,最后双方签字确认并填写日期;或者直接重新订立新。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五条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五百四十三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第五百四十四条 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未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