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自离公司要求赔偿损失

更新时间:2023-06-09 15: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员工自离公司是可以要求赔偿损失的,其赔偿的数额按照工作的年限计算。当员工离职时,应要及时发放工资。员工离职的程序为:提前30天告知公司;办理离职手续等。
一、

员工自离公司要求赔偿损失

  员工自离公司要求赔偿损失的结果为:

  员工自离公司,如果是因公司严重损害员工的合法权益而离职的,员工可以要求赔偿损失。公司应当按照员工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以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来给予劳动者赔偿。

二、

工人离职应该在多长时间结算工资

  找法网提醒您,员工在办理离职交接手续后发放离职员工。辞职工资发放是需要及时发放工资的,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辞职是劳动者的权利,如果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的话,用人单位是需要按照双方当事人约定的时间和方式发放劳动报酬的。

  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员工自离

三、

离职手续办理流程是什么

  1.员工提出离职申请,正式员工需要提前三十天申请,试用期员工需要提前三天申请;

  2.员工离职手续办理,需要员工办理离职申请单的逐项审批、办理员工离职物品交接表、办理员工结算申请表、获取离职证明;

  3.收回自身的相关材料。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员工提出辞职立即离职,公司能否要求赔偿?
一、员工因个人原因辞职的,当然拿不到经济补偿金 在司法实践中,只要是员工以个人原因提出辞职的,比如“家里有事、个人发展、出去创业”等等,都不会支持经济补偿金。并
离职公司经理不给,我自离了,公司叫我赔偿损失
这种情况下只需要提前30天通知。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员工私自离职造成公司损失如何要求赔偿?
员工因工作失误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公司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进行相应的经济赔偿,赔偿可以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或者公司可以解除劳动合同。<br /&
员工自动离职公司需要赔偿吗
劳动者自动离职是因为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自动离职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造成用人单位损失,应当承担赔
进修后离职,公司要求赔偿
有下列情形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因单位严重侵犯其劳动权益而解约的;单位主动提议解约并经双方协议一致的;单位裁员的;或者单位无过错性辞退劳动
自动离职,公司要求赔偿公司损失,未签订书面合同
入职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辞职可以要求赔偿,公司应在员工入职起一个月内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若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应从第二个月起支付员工双倍工资。因为单位违法在先
网上招嫖诈骗判决多久,法律如何规定
行为人通过网络招嫖来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
哺乳期可以离婚吗?法律上是怎么规定的?
法律分析:哺乳期能离婚吗?在哺乳期,一般不准判决离婚。我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第一千零八十二条,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者终止妊娠后六
合同无效后租赁物的租金是否退还,法律如何规定
合同无效后租赁物的租金是要退还的。法律规定,合同无效的,行为人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合同双方或各方存在过错
实体店买的家具还没发货,要怎样才能退款
法律分析:一般情况下在规定的退换货时间内、商品不影响二次销售的情形下,消费者可以无理由进行退换。退货时间和方式具体参照实体店规定;若满足退换货的条件下店家不给退
我是未成年人,我让一个成年人帮我在交易游戏账号平台上买了游戏账号,可以退款吗
法律分析:退款方法:1、找到游戏客服,发送关键词“未成年人充值退款”等待回复。2、按照官方回复中的指引和链接填写退款申请,完成退款需要监护人的身份信息验证,包括
实体店买的家居还没发货,不想要了怎样才能退款
买家退款不退货,属于违法行为。买家申请取得退款的,应当返还货物,否则构成无权占有。卖家可以找买家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