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预备行为是犯罪行为吗
更新时间:2023-07-14 07: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犯罪预备行为是犯罪行为,对于犯罪预备行为是犯罪分子在进行犯罪事实前做好准备工作,具有犯罪可罚性。犯罪中止与犯罪预备的区别在于:停止的时间点不一样;二者停止的原因不一样;处罚不一样等。
一、
犯罪预备行为是犯罪行为吗
犯罪预备行为是犯罪行为,犯罪预备,是指为了实施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形态。犯罪预备行为同样具有可罚性,预备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预备犯,就是在犯罪预备阶段被发觉的犯罪分子。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十二条
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二、
犯罪中止与犯罪预备的区别
犯罪中止与犯罪预备的区别:
1.停止的时间点不一样。
犯罪预备是犯罪着手之前开始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时候;而犯罪中止则是在犯罪既遂之前的任何时间段中都可以发生。
2.二者停止的原因不一样。
犯罪预备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因素而造成的,而犯罪中止是由于行为人自己自动放弃犯罪而造成的。前者是“欲而不能”而后者是“能而不欲”。
3.概念不一样。
犯罪预备,是指做实施犯罪前的准备工作;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自动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是犯罪中止。
4.处罚不一样。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三、
犯罪预备行为的类型具体有哪些
找法网提醒,犯罪预备行为的类型具体包括:
1.为实施犯罪准备犯罪工具的行为;
2.为实施犯罪事先调查犯罪场所、时机和被害人行踪的行为;
3.准备实施犯罪的手段行为;
4.排除实施犯罪的障碍的行为;
5.勾引、集结共同犯罪人,进行犯罪预谋的行为;
6.拟定实施犯罪和犯罪后逃避侦查的计划的行为等。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在犯罪过程中犯罪预备的行为是合法吗
犯罪预备的特征为:<br/>
1、行为人已经实施了犯罪的预备行为。<br/>
2、犯罪行为必须在着手实施犯罪前停止下来。<br/>
3、预备行为停顿在犯罪预备阶段必须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
<br/>
法律依据:<br/>
《刑法》第二十二条<br/>
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br/>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br/>
第二十三条<br/>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br/>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犯罪中止与犯罪预备
你好,通俗的说,犯罪预备是为犯罪做准备,犯罪中止是已着手实施了犯罪自动中止。处罚并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