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签订后如何解除

更新时间:2023-06-14 14: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合同签订后可以协商解除和法定解除,法定解除的情形是因不可抗力导致合同不能履行的;因一方当事人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导致合同不能履行的等。
一、

合同签订后如何解除

  合同签订后可以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五百六十三条第一款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

解除合同的特征

  1.解除合同仅适用于已经合法有效的合同。找法网提醒您,所谓有效合同,是指依照法律的规定成立并在当事人之间产生法律约束力的合同。合同只有在依法成立并生效后,才存在解除的可能性。无效合同和可撤销的合同都不存在解除的可能性。

  2.解除合同须达到一定的条件(或者原因)。这种条件依据解除权发生的依据不同,可将解除权分为约定解除权和法定解除权。

  3.解除合同必须有解除的行为。解除合同的原因出现后,合同并不当然发生解除的效力,只有当事人在有效期限内行使解除权后,合同才能因解除而终止。

合同后解除

三、

解除合同诉讼时效为多久

  解除合同诉讼时效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合同怎么解除?
合同可以通过协商一致的方式或法定解除权的方式解除。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已签订的合同如何解除
合同解除可以通过下列方式进行约定: 1、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以经协商一致,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如果该事由发生的,解除权人有权解除合同; 2、当事人也可以约定解除权的行使期限,如果解除权人未在期限内行使的,该解除权就归于消灭。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五百六十四条 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自解除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内不行使,或者经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合同签订后想解除应该怎么办
在合同解除后,还没有履行的,要终止履行;如果已经履行完毕的话,就按照履行的情况和合同的性质,双方可以要求把物品恢复原状、采取补救措施和赔偿损失。
律师解答动态
你好,涉及金额多少可以起诉或者非诉操作
你好,你是咨询民事还是刑事
有相关法律问题可以聘请律师提供法律上的服务
有相关法律问题可以聘请律师提供法律上的服务
你好,具体描述详细我们帮你解决法律问题
你好,请问具体是什么情况,可否详细说说,以便更好地帮助你。
你好,协商调解没,你咨询问题我们可以可以详细沟通
我也要提问
相关文书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