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年龄的法律规定
更新时间:2023-06-05 19: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工伤认定年龄的法律规定是工伤职工应当是年满十六周岁到退休的人。工伤认定需要提供的材料是事实劳动关系证明、职工工伤认定申请书、证人书面证明材料等。
一、
工伤认定年龄的法律规定
工伤认定年龄的法律规定是16周岁至退休。工伤认定针对劳动关系进行,劳动关系年满16周岁开始,达到退休年龄时结束,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达到或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但未办理退休手续继续在原用人单位工作受到伤害的,仍可认定为工伤。
《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第一条
全民所有制企事业单位、机关群众团体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
(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由医院证明,并经过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劳动法》第十五条
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二、
工伤认定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工伤认定需要提供的材料如下:
1.员工和用人单位有效的书面劳动合同或事实劳动关系证明;
2.《职工工伤认定申请书》;
3.员工本人身份证和工作证(或工卡);
4.员工或用人单位伤(亡)事故情况材料(如实叙述事故发生经过);
5.有关旁证材料(如目击证人书面证明材料现场记录、照片、口供记录等);
6.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常住地址证明材料等(属交通事故的);
7.工伤认定所需的其他材料;
8.受伤员工委托证明、亲属关系证明(属亲属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

三、
工伤认定的性质特点
1.属于具体行政行为;
2.属于行政确认行为。确认的结果有四种:是工伤,非工伤,视同工伤,不视同工伤;
3.属于须申请的行政行为。找法网提醒您,不申请,不认定是工伤认定程序的特点;
4.单位、职工或其近亲属一方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可以选择申请行政复议或者进行行政诉讼。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工伤认定年龄限制是什么
一、工伤年龄限制多少
1. 工伤年龄限制是,男16岁以上60岁以下,女16岁以上50岁以下。即是退休年龄之前。已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退休人员,与再就业时的用人单位之间形成的用工关系不构成劳动关系,再就业受伤不应认定为工伤。
二、工伤认定需要什么材料
1. 《劳动合同书》复印件,或确立的有效证明;
2. 受伤害职工《职工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3. 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害后诊断病历或职业病诊断书;
4. 两人以上旁证证明;
5. 属于下列情况的还应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1)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交通事故或其它意外伤害的,需提交如“派工单”、“出差通知书”,或者其它能证明因工外出的“原始证明”材料;
(2)属于上下班受机动车事故伤害的,需提交上下班的作息时间表、单位至职工居住地的正常路线图;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和《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书》;个人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的,需提供机动车驾驶证;
(3)属于交通事肇事逃逸的,需提交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相关证明;
(4)属于借用、劳务输出人员,需提交双方单位的协议书;借用或劳务输入单位的事故调查报告;并由劳动关系所在单位申报,并提交劳动合同文本或其它建立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劳务输出职工名单;
(5)直系亲属代表伤亡职工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还需提交有效的委托证明、直系亲属关系证明;
(6)单位工会组织代表伤亡职工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还需提交单位工会介绍信、办理人身份证明。
工伤认定年龄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可以的。工伤认定只是针对劳动关系来认定的,而劳动关系年满16周岁时开始,到退休年纪时结束。只要是一直在工作期间,并且是因为工作而受的伤的话,是有权利做工伤认定的。<br />
法律依据:<br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执行&lt;工伤保险条例&gt;若干问题的意见
(二)》第二条<br />
达到或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但未办理退休手续或者未依法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继续在原用人单位工作期间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用人单位依法承担工伤保险责任。<br />
用人单位招用已经达到、超过法定退休年龄或已经领取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在用工期间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如招用单位已按项目参保等方式为其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应适用《工伤保险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