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规定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3-07-21 16: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民间借贷规定主要是:《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及《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民法典规定借贷时应当签署书面合同等。民间借贷一般需要有借条。
一、
民间借贷规定有哪些
民间借贷规定有:
《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
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除外。
前款所称“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指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自2019年8月20日起每月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条 【借款合同定义】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第六百六十八条 【借款合同形式和内容】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
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二、
民间借贷需要写借条吗
民间借钱一般是写借条,借钱写借条、欠钱写欠条是一种常识性的问题。借款人在书写借条之前,借款双方通常会协商借款的金额、偿还借款的期限、在借款期限的利率、逾期不还款需要承担的责任等的相关事项。

三、
民间借贷纠纷的诉讼时效
找法网提醒您,民间借贷纠纷的诉讼时效是三年,当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损害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权利损害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也不再保护,有特殊情况的可以申请延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民间借贷合同纠纷的相关法律规定是哪些?
法律分析:
1. 民间借贷合同的形式不规范,手续简单引发纠纷;
2. 民间借贷合同法律法规不完善引发纠纷;
3. 高利贷充斥民间容易引起纠纷等等。
本规定所称的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因发放贷款等相关金融业务引发的纠纷,不适用本规定。
民间借贷怎么处理,最新的规定是什么
民间借贷的纠纷可以采取下列办法处理:
1. 由借款人和贷款人协商处理;
2. 由第三方组织调解;
3. 由贷款人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4. 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来处理。
起诉应当提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如果书写起诉状有困难,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对于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如果适宜调解,会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债权人请求债务人给付金钱、有价证券,且符合一定条件时,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申请书中应写明请求给付金钱或有价证券的数量及所依据的事实和证据。
民间借贷最新规定是什么
关于民间借贷的新规定有:
1、法律对民间借贷行为及主体范围、受理与管辖进行了规定。
2、对民间借贷案件涉及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交叉的情况作出规定。规定对于涉嫌非法集资犯罪的民间借贷案件,人民法院应当不予受理或者驳回起诉,并将涉嫌非法集资犯罪的线索、材料移送公安或者检察机关。
借款人提前返还借款的,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应当按照实际借款的期间计算利息。
债权人可以拒绝债务人提前履行债务,但是提前履行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除外。债务人提前履行债务给债权人增加的费用,由债务人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