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什么时候请律师最好
更新时间:2023-07-10 21: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刑事案件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请律师最好。刑事案件不公开审理的有涉及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涉及商业秘密,当事人提出申请的,法庭决定不公开审理的案件。
一、
刑事案件什么时候请律师最好
刑事案件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请律师最好。法律规定,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
二、
哪些刑事案件不公开审理
不公开审理的刑事案件有:
1.案件涉及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不公开审理;
2.涉及商业秘密,当事人提出申请的,法庭可以决定不公开审理。
在一般情形下,审判案件是应当公开进行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八十八条 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但是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当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

三、
刑事审判中能否拒绝律师辩护
找法网提醒,刑事审判中可以拒绝律师辩护,也可以另行委托辩护人辩护。但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向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的;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没有委托辩护人的,必须有辩护人为其辩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五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本人及其近亲属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刑事案件律师会见能作什么
具体操作上,律师在会见时应首先核实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基本情况,了解案件背景。其次,通过面对面交流,收集案件相关证据,了解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辩解和意见。同时,律师还需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解释法律程序和条款,告知其权利和义务。在会见过程中,律师还需注意保护当事人的隐私和权益,确保会见内容不被泄露。若遇到会见受阻或无法有效进行的情况,律师应及时与办案机关沟通,寻求解决方案。
找律师在刑事案件中最忌讳的是什么?
律师在刑事案件中的作用是:
1. 提供法律咨询、程序选择建议、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对案件处理提出意见等法律帮助。
2. 会见在押或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3. 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
律师通过提供法律咨询和程序建议,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理解法律程序,选择合适的法律途径;通过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了解案件情况,维护其合法权益;通过提出无罪、罪轻或减轻、免除刑事责任的意见,争取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最有利的法律结果。
刑事案件哪个阶段请律师最好
在不同刑事案件阶段,请律师的处理方式有所不同。侦查阶段,律师可会见当事人,了解案情,提供法律咨询;审查起诉阶段,律师可查阅案卷材料,提出辩护意见;审判阶段,律师可出庭辩护,争取当事人合法权益。请律师时,应综合考虑案件性质、个人经济能力和律师的专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