赡养老人的方式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3-04-19 12:3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赡养老人的方式有承担照料责任,无法亲自照料的,可委托他人或养老机构照料;同时,应当向老人支付赡养费等。赡养老人的义务人是与老人有子女关系的成年人并且具有赡养能力、订立遗赠扶养协议的相对人等。
一、
赡养老人的方式有哪些
赡养老人的方式有如下:
1.赡养人应当在经济上供养老年人,保证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找法网提醒,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水平应当与其家庭成员的平均基本生活水平相当。对无经济收入或者收入低微的单独居住的老年人,赡养人应当按月给付赡养费。赡养人之间可以就履行赡养义务签订协议,并征得老年人同意。老年人也可以要求赡养人作出书面赡养保证。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赡养人所在组织监督协议、赡养保证的履行。
2.赡养人应当在生活上照料老年人,对患病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应当承担护理的责任。赡养人有义务耕种老年人承包的田地,照管老年人的林木和牲畜等,收益归老年人所有。 赡养人亲自履行本条第一款、第二款义务有困难的,可以请人代为履行,并支付所需费用。赡养人及其家庭成员不得要求老年人承担力不能及的劳动。
3.赡养人及其家庭成员应当给老年人以精神上的慰藉,营造和睦友爱的家庭氛围。
法律依据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五条
赡养人应当使患病的老年人及时得到治疗和护理;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应当提供医疗费用。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赡养人应当承担照料责任;不能亲自照料的,可以按照老年人的意愿委托他人或者养老机构等照料。
二、
赡养老人的义务人是哪些
赡养老人有如下义务人:
1.与老人具有子女关系的成年人,且具有赡养能力;
2.与老人订立的遗赠扶养协议的其他人;
3.赡养老人的其他义务人。

三、
赡养费的给付标准及条件
赡养费的给付标准如下:
1.计算子女家庭的人均月收入,子女人均月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时,视为该子女无力向父母提供赡养费;
2.子女家庭人均月收入高于最低生活保障线时,超出部分,二个子女以内的按50%计算赡养费;
3.三个子女以上的按40%计算赡养费。应付的赡养费除以被赡养人数得出付给每个被赡养人的赡养费。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赡养老人申报方式选哪个划算
赡养老人申报方式的核心在于个人情况。针对有单位的人群,推荐通过扣纳义务人申报,由单位协助处理更为高效。对于无单位的人群,应选择综合所得年度自行申报,需自主计算并缴纳赡养费用,需更加注意申报时间和准确性。总之,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要确保赡养费按时足额支付,以履行对老人的赡养义务。
赡养老人申报方式选哪个好
关于赡养老人的申报方式,对于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推荐。对于在单位工作的人群,推荐通过扣纳义务人申报,由单位协助处理相关事宜,更加方便快捷。对于没有固定单位的人群,应该选择综合所得年度自行申报,需要自主计算并缴纳赡养费用。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重要的是确保按时足额支付赡养费,履行对老人的赡养义务。
赡养老人申报方式选什么
赡养老人的申报方式分为2种:
1、有单位的,选通过扣纳义务人申报;
2、没单位的,选综合所得年度自行申报。
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包括在生活、精神、感情上予以照顾,以及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品和费用。无论子女是否有经济负担能力,在父母需要赡养时,都应尽力履行这一义务直至父母死亡。同时,禁止任何形式的残害婴儿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