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定义肇事逃逸的行为

更新时间:2023-04-15 10: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次浏览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肇事逃逸行为的定义是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驾驶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以及潜逃藏匿的行为。肇事逃逸构成犯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

怎么定义肇事逃逸的行为

  交通肇事逃逸的定义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驾驶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以及潜逃藏匿的行为。

  找法网提醒您,构成肇事逃逸的条件具体有:

  1.时间上当事人知道已经发生了交通事故;

  2.当事人主观上是为逃避法律责任离开现场;

  3.当事人已经离开交通事故现场。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一百一十二条本规定中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驾驶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以及潜逃藏匿的行为。

二、

肇事逃逸的会怎么处罚

  肇事逃逸的处罚:构成交通肇事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应当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肇事逃逸行为

三、

肇事逃逸主动自首怎么处罚

  肇事逃逸主动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什么才算肇事逃逸怎么去定义
肇事逃逸的定义如下: 1、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构成肇事逃逸的条件是什么 构成肇事逃逸的条件如下: 1、主体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客体是交通安全和他人人身安全; 3、主观方面是故意; 4、客观方面是行为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喝酒肇事逃逸怎么定义的
一、酒后驾车肇事逃逸犯罪吗 1、酒后驾车肇事逃逸是否算犯罪,需要根据情节进行确定。分别是: (1)酒后驾车肇事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只会受到行政处罚,不会构成犯罪; (2)酒后驾车肇事逃逸,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
肇事逃逸罪是怎么定义,到底怎么样定罚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终生禁驾。因逃逸致使受害人死亡的,依据刑法规定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新法加大了对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力度。在此,我也提醒广大司机朋友在发生交通事故后,要立即停车、抢救伤员、保护现场、并立即报警。千万不要选择逃逸,逃过一时,是不能逃过一世的,最终逃不了法律的制裁。
律师解答动态
相关文书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