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架的正当防卫有哪些行为

更新时间:2023-06-28 07: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打架的正当防卫行为有必须存在不法侵害行为,且不法侵害行为正在进行的。按照刑法规定,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但是正当防卫行为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就要承担刑事责任。
一、

打架的正当防卫有哪些行为

  打架的正当防卫有下列行为:

  1.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

  2.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

  3.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人;

  4.正当防卫不能超越一定限度;

  5.在采取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时,对不法侵害行为人造成了损害。

二、

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区别有哪些

  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区别有:

  1.危险的来源不同。正当防卫的危险来源是人的不法侵害行为;而紧急避险的危险来源比较广泛,可以是不法侵害,也可以是自然灾害、动物的侵袭。

  2.紧急避险必须是出于迫不得已,而正当防卫无此要求。

  3.对主体的要求不同。紧急避险要求主体不能有特定的身份。而正当防卫就没有这样的要求。

  4。避险保护的是合法利益,损害的也是合法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法律怎么样选择,两害相全取其轻,避险所保护的利益必须要大于避险行为所损害的第三者的利益,如果等于或者小于所损害的利益,避险就没有意义,法律也就没有保护的必要。

  5.实施对象不同。正当防卫只能对不法侵害人实施,而紧急避险必须是向第三者实施。

正当防卫行为

三、

正当防卫致人死亡怎么办

  找法网提醒,正当防卫致人死亡不构成犯罪,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防卫过当致人死亡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是会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刑法》第二十条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侵权责任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67953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什么叫正当防卫行为
法律分析:属于正当防卫的行为如下: 1、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 2、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 3、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人; 4、
什么是正当防卫行为,正当防卫具备哪些条件
正当防卫一般是指当事人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正当防卫应当具备以下条件:有不法侵害发生;不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非正当防卫行为包括什么
属于非正当防卫的行为包括: 1、防卫过当。 2、防卫挑拨。 3、防卫侵害了第三人,也叫局外防卫。 4、假想防卫。 5、事前防卫,也叫提前防卫。 6、事后防卫。它
哪些行为属于非正当防卫行为?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br/
对于盗窃行为能正当防卫
有盗窃行为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1]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
我的行为是否正当防卫?
最新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中十级伤残鉴定标准如下: (一)、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致: 1、神经功能障碍,日常活动能力轻度受限; 2、外伤性癫痫,药物能够控制,
这种行为算不算正当防卫。
根据你所叙述的情况,不属于正当防卫,有伤害的故意。
自助行为与正当防卫
自助行为不是法律概念,正当防卫有法定的内容的!
民营企业国庆节不放假违法吗?具体应该怎么规定?
你好,休息休假管理制度如下:1、对于休息日安排工作的,只有在不能安排补休的情况下,才支付加班报酬(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对于法定休假日安排工作的,无论是否安
员工每天工资只有300多,罚款200多合法吗?
建议协商处理,或者申请劳动仲裁
我买了一部二手手机,但是手机质量问题很严重,我该怎么办?
可以与店家协商,若协商不能达成合意可以通过诉讼解决
有身份信息被泄密怎么处理
身份信息泄露后,常见处理方式有更换账号、修改密码、报案及律师起诉等。选择时需考虑泄露程度、影响范围及个人需求,轻微泄露可修改密码,若涉及财产等严重问题则应及时报
身份信息泄露怎么去查
身份信息泄露,及时应对。可向公安、互联网管理部门投诉举报,要求查处。同时,更换账号、密码,监控银行账户,防止财产损失。必要时,寻求律师协助,维护权益。
摩托车过期的年审2月左右才闯红灯
你好,你是有民事案件的问题吗,具体描述
就是我15周岁出去旅游可以开酒店吗
针对不同情况,未成年人在旅游时的住宿问题可采取不同措施。如有监护人陪同,可直接预订酒店并共同入住。若单独出行,建议提前咨询酒店政策,部分酒店可能接受监护人签署的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