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行协议的方式有几种
更新时间:2023-06-01 10: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履行协议的方式有正确履行、亲自履行、条款约定不明的履行、第三人履行、价格变动的履行、不完全履行。其中不完全履行包括了中止履行、部份履行和提前履行这三种情况。
一、
履行协议的方式有几种
履行协议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正确履行
也被叫作适当履行,通常是指当事人要按照合同的规定不折不扣地履行合同义务;
2.亲自履行
指合同义务要由合同债务人向合同债权人履行,不得由第三人代替;
3.条款约定不明的履行
(1)质量不时条款的履行;(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履行;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履行。)
(2)价格不明条款的履行;(价款或者报酬不明确的,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行;依法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按照规定履行。)
(3)地点不明条款的履行;(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
(4)期限不明条款的履行;(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履行,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
(5)方式不明条款的履行;(履行方式不明确的,按照有利于实现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
(6)费用不明条款的履行。(履行费用的负担不明确的,由履行义务一方负担。)
4.第三人履行
第三人履行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履行合同义务的人或接受义务履行的人不是合同当事人,而是合同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的情形。
5.价格变动的履行
是指执行政府定价的合同,在合同订立后、履行前政府定价发生调整的,按照何种价格履行的问题。
6.不完全履行
是指当事人在履行合同时,没有按照合同约定的全部履行因素进行履行的情况。
二、
合同的履行
合同履行,指的是合同规定义务的执行。找法网提醒您,任何合同规定义务的执行,都是合同的履行行为;相应地,凡是不执行合同规定义务的行为,都是合同的不履行。因此,合同的履行,表现为当事人执行合同义务的行为。当合同义务执行完毕时,合同也就履行完毕。

三、
合同履行的原则是哪些?
合同履行的原则是诚信原则,指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全面履行原则,指当事人履行合同时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的义务;环保原则,指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经济合理原则,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应讲求经济效益,以最少的成本取得最佳的合同效益,等等。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协议的履行方式有哪些
1. 履行方式包括运输方式、交货方式、结算方式等,这些方式由法律、合同或合同性质确定。不同性质和内容的合同,其履行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2. 如果履行方式约定不明确,当事人可以通过补充协议来明确。
3. 当事人应当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遵循诚信原则,并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4. 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
5. 如果合同生效后,就质量、价款或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当事人可以协议补充;如果不能达成补充协议,则应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交易习惯来确定。
合同履行方式有几种
以下是合同履行的方式的类型:
1、正确履行。
(1)履行主体正确;
(2)履行标的正确;
(3)履行时间正确;
(4)履行地点正确;
(5)履行方式正确。
2、亲自履行。
3、条款约定不明的履行。
4、第三人履行。
5、价格变动的履行以及不完全履行。法律依据: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的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
问一下合同履行有哪几种方式
合同履行的几种方式有部分履行和全部履行;一次性履行和分期履行等方式。具体的履行方式由当事人自行在合同中约定。但必须遵守诚信原则和公平、平等原则。法律依据:根据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
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
《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条
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民法典》第五百三十四条
对当事人利用合同实施危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行为的,市场监督管理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负责监督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