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关于遗嘱公证的规定
更新时间:2023-05-22 07:5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民法典关于遗嘱公证的规定为遗嘱公证由两名公证人员共同办理公证,如遗嘱人是年老体弱者、间歇性精神病患者,办理遗嘱公证时,应当录音录像。公证办理完成后还需遗嘱人签名确认公证内容是否属于遗嘱人真实意思表示。
一、
民法典关于遗嘱公证的规定
遗嘱公证应由两名公证人员共同办理,由其中一名公证员在公证书上署名。因特殊情况由一名公证员办理时,应当有一名见证人在场,见证人要在遗嘱和笔录上签名。公证人员询问遗嘱人时,除了见证人、翻译人员外,其他人员一般不得在场。遗嘱人是年老体弱者、危重病人、聋哑盲人、间歇性精神病患者、弱智者,公证人员在与其谈话时,要录音或录像。公证遗嘱采用打印形式,公证人员对遗嘱草稿进行审查后打印,遗嘱人核对后在打印的遗嘱上签名。遗嘱人不会签名或签名有困难的,可以盖章的方式代替在申请表、笔录和遗嘱上的签名;遗嘱人既不能签字又无印章的,应以按手印的方式代替签名或盖章。上述情形,公证人员应在笔录中注明。以按手印代替签名或盖章的,公证人员还要提取遗嘱人全部的指纹存档。
二、
公证遗嘱收费标准
办理遗嘱公证、保管遗产、确认遗嘱效力:
1.办理遗嘱公证,每件收费150—200元。
2.保管遗产,由双方协商收费。
3.确认遗嘱效力,每件收费200—300元。
找法网提醒,民事主体在去世之前,是可以委托他人书写遗嘱的,由于法律并没有限制书写遗嘱的主体必须是律师,故此在去世之前,父亲委托母亲书写的遗嘱,也是具有司法效力的,但是此时一定会发生遗产继承纠纷,故此在遗嘱订立之后,最好是办理遗产公证手续。

三、
遗嘱公证有什么条件
遗嘱公证的条件有:
1.遗嘱人必须具有完全行使行为能力。
2.遗嘱人的意思表示真实。
3.遗嘱的内容和形式不得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4.遗嘱人处分的财产必须是其个人合法财产。
5.遗嘱人申办遗嘱公证应当亲自到公证处提出申请,不能委托其他人办理。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遗嘱公证机关的规定
法律分析:
遗嘱公证的手续:
1. 可以到公证处申请公证;
2. 向公证处提供如下证明材料:
(1)身份证明;
(2)遗嘱中所处分的财产的所有权证明;
(3)书写遗嘱的草稿。遗嘱人也可以在公证员面前口述,请公证员代书。
公证员对有关材料进行审查、询问当事人、作必要的调查了解之后,如认为符合法律规定的,即可出具遗嘱公证书。
《民法典》规定下,如何在公证处办理遗嘱设立
关于遗嘱的公证流程,应前往公证处进行办理。具体步骤包括:首先向公证处提出申请,随后提供立遗嘱人的身份证明、财产证明以及遗嘱的草稿。公证员会审查相关材料,询问当事人并进行必要的调查。若符合规定,将出具公证书以确保遗嘱的法律效力。
《民法典》中关于遗嘱订立是否必须公证的规定
订立遗嘱不必须公证。具体操作:1. 非公证遗嘱,确保遗嘱人具备遗嘱能力,真实表达意愿,不违反法律规定;2. 公证遗嘱,前往公证机构办理,遵循公证程序,确保遗嘱的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