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对于个人的影响
更新时间:2023-05-04 08:3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行政处罚对于个人的影响有响职务晋升、影响调工资等。行政处罚立案条件是存在违法事实并处罚有依据,行政机关可以对公民罚款五十元以下、法人处罚款一千元以下或者直接给予行政处罚。
一、
行政处罚对于个人的影响
行政处罚对于个人的影响:
1.行政处罚肯定要载入个人档案的;
2.是影响职务晋升,行政处罚是你人生的一个污点,组织在考察使用人才时,要查看档案,可能对你德才会作出其他评价;
3.是影响调工资,在行政处罚期满或撤销后满2年,才能正常调工资,有的处罚会降级降职,重新考核确定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
4.是不能评优评先,在行政处罚期满或撤销后2年内,不仅是你个人不能评,还会影响单位评选。
主要看什么类型的行政处罚,如果卖淫嫖娼吸毒赌博,会作为劣迹,在以后的司法活动中作为参考,如果是一般的罚款应该问题不大。有些地方把行政处罚纳入征信系统,各地做法不一样,要看地区。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二、
行政处罚立案条件是什么
行政处罚立案条件是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五十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找法网提醒您,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1.依法给予二十元以下的罚款的;
2.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

三、
行政处罚适用原则包括
1.处罚法定原则;
2.处罚公正、公开原则;
3.处罚与违法行为相适应的原则;
4.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5.不免除民事责任、不取代刑事责任原则;
6.救济原则;
7.处罚追究实效原则。
《行政诉讼法》第四条规定,行政复议机关履行行政复议职责,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公开、及时、便民的原则,坚持有错必纠,保障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行政处罚,可以撤销行政处罚吗?
行政处罚是能撤销的。如果行政处罚行为存在主要证据不足、适用法律或法规错误、违反法定程序等情形,经当事人向法院起诉或向复议机关申请复议,相关机关可依法撤销该处罚。
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处罚时,若存在没有法定依据、擅自改变处罚种类或幅度、违反法定程序、违反委托处罚规定或执法人员未取得执法证件等情形,上级行政机关或有关机关将责令其改正,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七十条,若行政行为存在主要证据不足、适用法律或法规错误、违反法定程序、超越职权、滥用职权或明显不当等情形,人民法院可判决撤销或部分撤销该行政行为,并可能要求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
行政处罚种类,其他行政处罚有哪些
一、行政处罚的主体是什么
1. 行政处罚的主体具体包括:
(1)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
(2)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但被授权的组织必须具有管理公共事务的职能;
(3)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
2. 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
二、行政处罚特征有哪些
1. 行政处罚是以对违法行为人的惩戒为目的,而不是以实现义务为目的;
2. 行政处罚的适用主体是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3. 行政处罚的适用对象是作为行政相对方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属于外部行政行为;
4. 行政处罚的前提是相对方实施了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而非违反了刑法、民法等其它法律规范的行为。
行政处罚后的个人影响
个人受到行政处罚后不会有案底,但对参军、报考公检法职位的公务员会有一定的影响。而被刑事处罚的人员则会有案底,会被记入有关记录信息库,并实现部分省份的信息互联互通。法律依据:《关于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意见》第二条
(一)建立犯罪人员信息库
为加强对犯罪人员信息的有效管理,依托政法机关现有网络和资源,由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司法行政机关分别建立有关记录信息库,并实现互联互通,待条件成熟后建立全国统一的犯罪信息库。
犯罪人员信息登记机关录入的信息应当包括以下内容:犯罪人员的基本情况、检察机关(自诉人)和审判机关的名称、判决书编号、判决确定日期、罪名、所判处刑罚以及刑罚执行情况等。
(二)建立犯罪人员信息通报机制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将生效的刑事裁判文书以及其他有关信息通报犯罪人员信息登记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