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延长工作时间规定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3-05-22 11: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用人单位延长工作时间规定是由双方协商一致后才可以延长工作时间,延长时间每天不可以超过1小时,每个月不可以超过36个小时。强制加班不给加班费可以举报,劳动者可向劳动监察大队进行投诉。
一、
用人单位延长工作时间规定是什么
用人单位延长工作时间规定是: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一条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二、
强制加班不给加班费可以举报吗
强制加班不给加班费可以举报。找法网提醒您,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单位不按期或者不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拖欠劳动工资一般情况下属于民事纠纷,可以通过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或法院解决。

三、
延长工作时间的加班费是按基本工资还是全额工资
加班工资一般是按基本工资而不是全额工资为基数算的。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加班工资是按照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相应的倍数计算的。而如果劳动合同中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对工资有约定,则应当按照不低于所约定的工资标准去确定加班工资,即此时加班工资不一定按基本工资计算,而按照约定的计算。若没有约定,则加班工资通常按正常工作时间的工资、至少也是基本工资计算。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在吗?用人单位延长员工工作时间
用人单位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天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就业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每天不得超过三小时,每月累计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如果超过就是违法行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可以延长多少工作时间?
因疫情影响导致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是可以缩短劳动者的工作时间的。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可以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
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按规定享受稳岗补贴
用人单位可以安排工人延长工作时间吗?为什么?
延迟复工期间,用人单位是可以安排员工休年休假的。根据《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年休假。
因此,年休假主要由企业统筹安排。而目前的情况下,基于政府的延迟复工通知以及员工在家休息的状态,企业安排员工休年休假具有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