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合同中的违约责任的规定有什么
更新时间:2023-05-28 09: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借款合同中的违约责任的规定主要是涉及到了借款方的违约责任和贷款方的违约责任,对于借款方未能按照合同违约的,则可以收回部分或全部贷款;对于贷款方未按照约定的,则应当按照约定计算罚息。
一、
借款合同中的违约责任的规定有什么
借款合同中的违约责任的规定有:
1.借款方的违约责任
(1)借款方不按合同规定的用途使用借款,贷款方有权收回部分或全部贷款,对违约使用的部分,按银行规定的利率加收罚息。情节严重的,在一定时期内,银行可以停止发放新贷款。
(2)借款方如逾期不还借款,贷款方有权追回借款,并按银行规定加收罚息.借款方提前还款的,应按规定加(减)收利息。
(3)借款方使用借款造成损失浪费或利用借款合同进行违法活动的,贷款方应追回贷款本息,有关单位对直接责任人应追究行政和经济责任。情节严重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2.贷款方的违约责任
(1)贷款方未按期提供贷款,应按违约数额和延期天数,付给借款方违约金。违约金数额的计算应与加收借款方的罚息计算相同。
(2)银行,信用合作社的工作人员,因失职行为造成贷款损失浪费或利用借款合同进行违法活动的,应追究行政和经济责任。情节严重的,应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二、
借款合同保证有什么担保方式
借款合同保证发担保方式有抵押,质押,留置,保证等,当事人设立担保物权,需要签订担保合同,担保物权是指担保物权人享有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的时候,对担保财产优先受偿的权利。

三、
民间借款合同书怎么写
找法网提醒您,民间借款合同书如下写:
1.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2.标的;
3.借款类型或者方式;
4.借款金额;
5.借款用途;
6.借款期限;
7.借款利率。
8.违约责任;
9.解决争议的方法;
10.双方约定的其他条款。
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借款合同中的违约金是怎么规定的
借款合同中违约金条款是可以进行约定的。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br/>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br/>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br/>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民间借贷合同的违约责任都有哪些
民间借贷合同违约责任承担方式主要有三种:继续履行、赔偿损失、支付逾期利息等。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没有按期还款,一般都是要求债务人支付逾期利息,不会要求赔偿损失。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六百六十七条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第六百六十八条
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
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民法典关于借款合同违约金有什么样的规定
借款合同约定违约金的法律规定:依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六条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