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处拘役的情形主要有什么
更新时间:2023-06-14 11: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判处拘役的情形主要有犯罪性质比较轻微的、对社会危害性不大的、判处管制时具有从重情节的。拘役的期限一般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所以最长时间为六个月。
一、
判处拘役的情形主要有什么
判处拘役的情形主要有:
1.犯罪性质比较轻微的犯罪。适用比例最高的是渎职罪,其次分别是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等。
2.对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犯罪。中国刑法分则中除过失致人死亡罪没有规定可以适用拘役外,绝大多数过失犯罪都可以适用拘役,约占全部过失犯罪的95%左右。在同一类犯罪中,能够适用拘役的也是一些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犯罪。
3.本应判处管制,但具有从重情节的犯罪。
二、
拘役最长可以判多久
拘役最长可以判六个月的时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二条 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第四十三条 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
第四十四条 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三、
拘役可以判缓刑吗
拘役可以判处缓刑。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如果其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同时符合这些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找法网提醒您,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累犯可以判处拘役吗
累犯的条件,即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所以一构成累犯,后罪也应当是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
判处拘役后多久收监
法律分析:
1. 拘役判决后收监时间是当法院拘役判决书生效后即进行收监。
2. 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可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以酌量发给报酬。
3. 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判处拘役可以逮捕吗
法律分析:
1. 拘役是必须逮捕的,因为它是一种刑事处罚,其决定权在于法院,而非公安机关。
2. 逮捕证的出现意味着涉嫌犯罪,如果查明确有犯罪事实,依照所触犯的刑律,可以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至死刑。
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和拘役的罪犯,在其被交付执行刑罚时,应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将相关法律文书送达监狱或其他执行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