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窥他人会构成犯罪吗

更新时间:2023-09-03 22: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偷窥他人是不会构成犯罪的,但是其行为已经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会受到一定的行政处罚,一般处五日以下拘留并处罚款,若是情节严重的则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的拘留并处罚款。
一、

偷窥他人会构成犯罪吗

  偷窥他人不会构成犯罪,但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二、

侵犯隐私权属于自诉范围吗

  侵犯隐私权属于自诉范围的案件。不过要注意的是,如果仅仅是侵犯隐私,不属于刑法调整的范围,只能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停止损害和赔偿损失。如果是在公开场合下歪曲地公布他人隐私,则涉嫌诽谤罪侮辱罪,这时可以提起刑事自诉。

偷窥他人

三、

侵犯个人隐私权行为有哪些

  找法网提醒您,侵犯个人隐私权行为有:

  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身份证号码和电话号码。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

  3.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

  4.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

  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内容,以及将他们公开。

  6.调查、刺探他人社会关系并非法公诸于众。

  7.干扰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对其进行调查、公布。

  8.将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会公布。

  9.泄露公民的个人材料或公诸于众或扩大公开范围。

  10.收集公民不愿向社会公开的纯属个人的情况。

  11.未经他人许可,私自公开他人的秘密。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民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09070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偷窥他人是犯罪吗?
偷窥,法律无明文规定不会涉及刑事责任,但是涉及行政处罚的部分,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行政处理,如果要求赔偿,多是民事赔偿,可以起诉赔偿精神损失费,严重就拘留
偷窥其人算是犯罪吗?
法律分析:偷窥是属于违法的,但是又并没有违反刑法,所以不构成犯罪。但是有相关的法律规定了偷窥行为以及处罚的方法,偷窥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的罚款,情节较严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偷窥别人会触犯刑法吗
你好,偷窥别人是违法的行为
偷窥别人隐私会触犯刑法吗
你好,偷窥别人是违法的行为
xxx偷看别人手机构成犯罪吗
偷窥他人一般不认定为犯罪,但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
未经允许窥探他人隐私犯法吗,会造成犯罪吗
侵犯他人隐私的,一般不会构成犯罪,但是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对于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行为人,一般会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
假如我被勒索作弊怎么办?
你好:报警解决依法处理
被车撞脑震荡头部多处软组织挫伤,要求赔偿多少?
车祸的赔偿一般包括人身损害的赔偿以及财产损失的赔偿。需要根据交通事故管理部门作出的责任认定书来确定双方承担的责任,根据具体的受伤害情况进行赔偿项目的确定,不同赔
拆迁安置房屋如何办理产权登记
1、拆迁安置房要办理房产证的,办理程序如下:(1)申请人需要收集房屋相关材料,如房屋权属证明、房屋拆迁补偿协议、房屋完税证明、登记申请书等。(2)申请人向房屋所
合作产生的纠纷
法律分析:合作合同纠纷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首先当事人协商和解或者借他人调解解决争议;不愿和解、调解或者和解、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
坐标深圳。我老婆怀孕在先,我把现在的工作辞职了。我再进新的公司可以休陪产假吗
在职工休产假,单位一般必须为其保留原岗位。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而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但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根
相关文书下载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