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的构成要件有什么

更新时间:2023-06-10 15:5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的构成要件有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故意使用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侵犯了他人的婚姻自由权利和身体自由,一般会被判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的构成要件有什么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的构成要件有: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婚姻自由权利和身体自由权。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就是为了干涉他人的婚姻自由,其目的,有的是不准被害人与其所爱的人结婚;有的出于强迫被害人必须与某人结婚;有的是强迫被害人不得改嫁或者是不准离婚。

二、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如何量刑?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的量刑是:以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被害人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二百五十七条

  以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

三、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的立案标准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属于自诉案件,只有被害人告诉的才处理。找法网提醒您,但如果被害人是因为受到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人民检察院及被害人的近亲属可以告诉。致使被害人死亡的,为公诉案件。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的犯罪构成是什么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是指用暴力手段干涉他人结婚自由或离婚自由的行为。刑法第257条规定:“以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犯前款罪,致使被害
如何构成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
存在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如果以暴力干涉婚姻自由则构成此罪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构成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的要件有哪些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的构成要件如下:<br/>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是他人的婚姻自由权利和身体自由权;<br/> 2、客观要件,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需要哪些构成要件
我国刑法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的构成要件是:<br/>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婚姻自由权利和身体自由权;<br/> 2、客观要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
协商不成可以找警方介入。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
要根据当地的相关的补偿政策确定怎么补偿。满意回复,请点击采纳。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
暴力应当达到一定程度,比如:轻伤害以上。
如何处理订单合同违约,法律上是如何规定的
订单合同违约了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比如采取赔偿损失或者是采取补救措施。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若是双方在合同中约定了违约金的,应当支付违约金。违约金和赔偿损失是不
员工上班不签劳动合同能要求赔偿吗?
签了劳动合同却不给员工的,可以要求赔偿。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
你好,企业给别人加薪,以服务期为由,不给A加薪,所以A自动辞职,企业需要给A经济补偿
自动辞职有工资。劳动者依法享有取得报酬的权利,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者实际工作天数和劳动合同来计算工作的数额,在解除劳动合同的同时,应当一次性付清工资。法律依据:
生孩子报销,夫妻双方都可以报销吗?
法律分析:只可以报一方。男女双方都交生育保险时,生完宝宝,可选任一方报销生育费用,但是,男方没有女方报的多。 所以多数人选择报销女方。 条件是,报销时保险是在持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如何处罚的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如何处罚的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
剐蹭了别人的车没发现离开现场了
法律分析:剐蹭到别人车辆,如果当时没发现,被交警传唤,要核对双方车辆剐蹭部位是否吻合,是否证据确凿,如果吻合,交警会让你和车主自行协商解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
我朋友欠我的钱到期了不还
法律分析:如果对方欠款到期不还的,债权人可以先与债务人协商还款,如果债务人拒绝还款的责任,债权人可以到法院进行起诉要求对方还钱。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