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损坏名胜古迹罪量刑标准
更新时间:2023-06-08 17:5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故意损坏名胜古迹罪量刑标准是根据情节轻重程度判处不同时期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与故意损毁文物罪的区别是两罪损毁的对象不同。
一、
故意损坏名胜古迹罪量刑标准
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量刑标准: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是指违反文物保护法规,明知是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而予以损毁,情节严重的行为。
找法网提醒您,《刑法》第三百二十四条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过失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
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与故意损毁文物罪的区别是什么
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损毁的对象限于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即国家保护的具有重大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风景名胜和不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或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之列但又与名人事迹、历史大事等有关的历史遗迹。而故意损毁文物罪损毁的对象,则是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

三、
构成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的要件
构成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的要件是: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有关名胜古迹的管理秩序;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为故意。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的定罪量刑
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的量刑标准是,行为人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该罪要求行为人在主观上表现为故意的意思表示。
法律依据:《刑法》第十四条<br/>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br/>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br/>
第三百二十四条第二款<br/>
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请问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的定罪量刑
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的量刑标准是,行为人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该罪要求行为人在主观上表现为故意的意思表示。
法律依据:《刑法》第十四条<br/>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br/>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br/>
第三百二十四条第二款<br/>
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判刑标准多少年
构成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的量刑为: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情节严重的,判处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此罪的主体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br/>
法律依据:<br/>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二十四条<br/>
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br/>
第十三条<br/>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