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法定假日上班规定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4-06-13 05:3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劳动法法定假日上班规定是什么样的?加班费不给要怎么办?本文为你详细解读。文章将介绍法定节假日的范围、加班费计算标准以及如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一、
劳动法法定假日上班规定是什么
《劳动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1.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2.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3.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二、
加班费不给怎么办
1.协商解决。首先尝试与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或上级沟通,表达您的诉求,争取合理的加班费。
2.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举报。如果协商未果,您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举报。
3.申请劳动仲裁。如果投诉无效,您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三、
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1.国家相关法律已经明确规定法定节假日劳动者享受带薪休假,用人单位不得强制要求劳动者加班加点或者不支付法定标准的加班费。
2.否则,劳动者可以直接向劳动保障管理部门投诉申请劳动仲裁。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侵害,不妨向找法网咨询,我们会为你提供专业建议,帮助你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新劳动法有待岗规定吗
新劳动法对待岗工资有明确规定。若因企业原因造成停工,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企业应按原工资标准支付工资;超过此周期但劳动者仍提供劳动,工资不得低于当地规定的最低标准;如果劳动者未提供劳动,则处理需按照国家相关法规进行。
劳动法待岗工资有哪些规定
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待岗工资应按照一定标准发放。若是因为用人单位的原因导致停工,员工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应得到原工资;超过支付周期但员工仍工作的话,工资不能低于当地规定的最低标准;员工若没有工作,处理时需遵循国家的相应规定。
关于病假工资计算的劳动法有关规定
法律分析:
1. 劳动合同有约定的,按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集体合同确定的标准高于劳动合同约定标准的,按集体合同标准确定。
2. 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均未约定的,可由用人单位与职工代表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确定,协商结果应签订工资集体协议。
3.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无任何约定的,假期工资的计算基数统一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资的70%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