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的个人债务指的是哪些债务

更新时间:2023-07-11 20: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夫妻的个人债务指的债务是,夫妻一方婚前所负的债务和擅自资助所负债务,还有独自筹资投资经营活动所负债务和个人不合理的开支,以及约定一方承担夫妻共同债务等。
一、

夫妻的个人债务指的是哪些债务

  夫妻的个人债务指的债务是以下几点:

  1.夫妻一方的婚前债务。如夫妻一方为购置房屋等财产负担的债务,该房屋没有用于婚后共同生活的,应当认定为个人债务。

  2.夫妻一方未经对方同意,擅自资助没有扶养义务人所负债务。

  3.夫妻一方未经对方同意,独自筹资从事生产或者投资经营活动所负债务,且其收入确未用于共同生活的。

  4.遗嘱或赠与合同或者协议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为一方个人财产,附随这份遗嘱或赠与台同而来的债务也应由接受遗嘱或赠与的一方单独承担,他方无清偿责任。

  5.夫妻双方依法约定由个人负担的债务,约定由一方负担的债务,夫妻双方将本属于共同债务,约定有一方负担的可以视为夫妻个人债务,但是这种约定不能当然的及与债权人,对债权人没有对抗效力,除非债权人事先知道或者事后追认该约定。

二、

个人债务可以转移给他人吗

  个人债务可以转移给他人。根据《民法典》规定:“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可知,债务是可以进行转让的。找法网提醒您,个人债务的转让也成免责的债务承担,是债权人或债务人与第三人之间达成转移债务的协议,债务由第三人代替行使其义务。

夫妻的个人债务

三、

个人债务是可以执行配偶的财产的吗

  个人债务是不可以执行配偶的财产的,但如果配偶名下的财产是属于共同财产的,债权人可以申请执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债权债务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58832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共同债务指的是什么
啥意思,清说清楚为好。是不是啊
夫妇一方的个人债务是什么?
一方个人债务包括: 1、一方婚前所负债务,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2、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 3、属于夫妻一方的个人
你好在吗咨询夫妻之间的债务
您描述的问题我们需要了解具体情况,及相关线索才能出方案。Q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夫妻一方债务指哪些
属于夫妻一方债务的范围具体如下:债权人无法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债务;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
夫妻之间的个人债务都包括哪些
夫妻个人债务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 1、一方的婚前债务,按另有约定的除外; 2、夫妻一方因从事赌博、吸毒等违法行为或恶习所负债务; 3、其他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
夫妻之间哪些属于个人债务的
以下债务可以被认定为夫妻个人债务: 1、夫妻一方婚前所负的债务; 2、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所负的债务; 3、一方未经对方同意,用于个人且收入也未
哪些属于夫妻间的个人债务
属于夫妻中的个人债务的债务包括:应当由债务人个人偿还的债务,如夫妻一方为购置房屋等财产负担的债务,该房屋没有用于婚后共同生活的,夫妻一方因个人不合理的开支,如赌
户籍所在地如何通过身份证号码查询?
你可以到当地户籍处查询一下试一试
本人未成年,钱还能追回吗?
你好,你充值了多少?协商不好吗
微信被骗了,45能回来吗?
您好,遇到网络诈骗能否追回损失要看案件进展,及时报警,尽量配合警方破案。
朋友都成年了,我差几天成年家长允许可以住电竞酒店吗
具体操作:1.等待成年:耐心等待几天,直到达到法定成年年龄,再入住电竞酒店,以避免可能的法律风险。2.与家长沟通:明确表达您的想法和愿望,同时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
支付宝欠款23000元,已经超过6个月?会被起诉吗?
你好,这种情况您可以协商解决。
老人因骨折住院,引起急性心梗医院有责任吗
有责任与否需具体分析。如医院有过错,可通过协商或法律途径追究责任,要求赔偿。如医院无过错,则无需担责。及时处理可保障患者权益。
70多岁多次来家辱骂闹事该怎么办
常见处理方式有报警、与对方协商或寻求社区调解。选择报警可依法惩处,协商或社区调解可更灵活解决问题,根据具体情况和对方态度决定。
相关文书下载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