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医疗事故纠纷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3-03-20 12:2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处理医疗事故纠纷的主要方法为医患双方进行协商处理;协商不成,可申请调解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申请调解,则由卫生行政部门出面调解,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事故进行医疗鉴定后,根据医疗鉴定结果提供调解方案。
一、

处理医疗事故纠纷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医疗事故纠纷的解决主要方法如下:

  1.医患双方可以自愿协商解决;

  2.医患双方中的任意一方可以申请人民调解;

  3.医患双方中的任意一方可以申请行政调解;

  4.医患双方中的任意一方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途径。

二、

医疗事故处理需要准备什么材料

  医疗事故处理需要准备的材料有:

  1.鉴定申请书;

  2.申请人单位或村(居)委会的介绍信;

  3.陈述意见书;

  4.病历或病历摘要、各种检查诊断报告单的原件或复印件;

  5.进行过尸体检验的要提供尸检报告;

  6.证人证言;

  7.鉴定报告书;

  8.有关物证;

  9.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找法网提醒,《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八条

  医疗机构提交的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住院患者的病程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会诊意见、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资料原件;

  (二)住院患者的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等病历资料原件;

  (三)抢救急危患者,在规定时间内补记的病历资料原件;

  (四)封存保留的输液、注射用物品和血液、药物等实物,或者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对这些物品、实物作出的检验报告。

处理医疗事故的

三、

处理医疗纠纷的程序

  处理医疗纠纷,按照以下程序进行:双方先进行调解。医疗纠纷处理程序之司法鉴定如果纠纷不能成功调解,那么可以进行司法鉴定,根据司法鉴定结果走法律程序进行处理。医疗纠纷处理程序之法律诉讼司法鉴定之后可以进行法律诉讼。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医疗事故纠纷的解决方法是什么
医疗事故争议处理方式有: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的,应当制作协议书。法律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第四十七条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的,应当制作协议书。协议书应当载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和医疗事故的原因、双方当事人共同认定的医疗事故等级以及协商确定的赔偿数额等,并由双方当事人在协议书上签名。
医疗事故医院冷处理该怎么解决?
尽早办理委托手续,协助你们固定即将灭失的证据,搜集相关证据,因为有些证据一旦灭失,就再也搜集不到了。 把所有的病历邮寄给我们研读一下:我们通过研读病历,才能够对医疗机构的诊疗护理等行为,进行客观的全面审查,才知道医疗机构的诊疗护理中是否存在过错。 如果医疗机构存在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的过失行为,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相信经过我们共同努力,可以让患者的合法权益得以实现
处理医疗纠纷的解决方法是什么
医疗纠纷的处理方式如下:<br/> 1、医患双方协商处理医疗纠纷;<br/> 2、医患双方通过卫生行政部门调解处理医疗纠纷;<br/> 3、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br/> 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途径。法律依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二条<br/> 本条例所称医疗纠纷,是指医患双方因诊疗活动引发的争议。 <br/> 第二十二条<br/> 发生医疗纠纷,医患双方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br/> (一)双方自愿协商;<br/> (二)申请人民调解;<br/> (三)申请行政调解;<br/> (四)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br/>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途径。
相关知识推荐
律师解答动态
可以与对方先沟通协调,协调不成可以进行诉讼。
你好,这类案件是否存在夸大宣传等欺诈行为,如果有证据证明确有这类行为,可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需要收集员工违规的证据,然后以书面的形式让对方签字确认,若不肯签字,可以书面通知以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
就是让你找个担保人而已
你好,离婚官司给你解答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3分钟前
扫码有可能泄露个人信息。若扫到恶意二维码,不法分子可能获取你的信息用于诈骗等。扫码前要确认来源可靠,
要看具体情况,至少可以追回部分打赏。
我也要提问
相关文书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