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进行造谣传谣,会面临哪些法律责任

更新时间:2023-05-30 11:2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进行造谣传谣,会面临的法律责任有民事责任,行为人应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行政责任,由行政机关依法处以拘留和罚款;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

如果进行造谣传谣,会面临哪些法律责任

  进行造谣传谣,会面临的法律责任如下:

  1.民事责任,行为人要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法律责任;

  2.行政责任,制造传播谣言扰乱公共秩序,尚不构成犯罪的,会有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

  3.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第二款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

网上造谣诽谤他人受害者可以要求精神赔偿吗

  找法网提醒您,网上造谣诽谤他人受害者可以要求精神赔偿,精神赔偿数额的确定需要遵循如下原则:

  1.补充适用原则。对于精神损害,首先应适用非金钱赔偿的方式,其次补充的使用金钱赔偿方式,对于受害人予以一定的抚慰和补偿。

  2.适当限制原则。对于精神损害赔偿适用金钱进行赔偿的,对其赔偿数额应当进行一定的限制,以社会的公平正义为主要考量因素,否则不利于精神损害赔偿所需达到的真正的目的的实现。

  3.过失相抵原则。受害人对损害事实和损害结果的发生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其过错的程度减轻或者免除侵权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造谣传谣

三、

网络造谣怎么举报

  网络造谣的举报方式有:

  1.可以直接向公安机关举报;

  2.可以通过打110的方式向公安机关举报;

  3.如果谣言是诽谤行为的,可直接向法院起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校园内被人恶意造谣传谣,损毁形象怎么处理
您好!如果情况不是很严重,可以上报老师或校长,进行校内严肃处理;如果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或影响,可以报警处理。如未成年受到侵害,也可以拨打12355青少年服务台进行咨询或干预。
别人造谣我把别人打成轻伤需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应当负法律责任。故意殴打他人属于违法行为,轻则会受到惩治,重则可能涉及刑事犯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的处罚。但需要注意的是,该罪告诉的才处理,除非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若通过信息网络实施上述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时如提供证据确有困难,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此外,扰乱公共秩序或交通秩序等行为,也可能面临警告、罚款或拘留等处罚。聚众实施上述行为的,对首要分子将处以更严厉的处罚。
别人那么我的头像做表情包侮辱我,他会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法律分析:需视情况而定。如果内容涉嫌侮辱他人的,属于侵犯他人肖像权的行为,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为了保护个人的肖像权,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以丑化、污损,或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来侵犯他人的肖像权。此外,未经肖像权人的明确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其肖像。但请注意,法律可能对此有特定的规定或例外情况。
相关知识推荐
问题没解决?立即咨询律师
平台保障
优选律师
快速响应
#3分钟内获得解答
去咨询
造谣传谣严重后果
造谣传谣严重后果
广告禁止情形
没有想要的解答?推荐咨询本地专业律师
平台律师团
已服务 9.9万人
响应 2分钟内
7x24小时在线服务
针对性解决方案
咨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