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时间要多久
更新时间:2023-04-28 11: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时间要60到90天。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在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的申请后,应材料进行审核,当发现材料不完整时,在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的5天内告知申请人,要求其补全。
一、
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时间要多久
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时间需要60-90天。
1.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及时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
申请人提供材料完整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及时组织鉴定,并在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伤情复杂、涉及医疗卫生专业较多的,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
2.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作出鉴定结论之日起20日内将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及时送达工伤职工及其用人单位,并抄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可见,劳动能力鉴定一般需要60-90天作出结论,送到职工手上则需要60-110天。
二、
对劳动能力鉴定结果不服的要怎么办
找法网提醒您,劳动能力鉴定后可能存在的争议及解决办法有如下:
1.对初次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不服,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
2.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
3.其他。

三、
劳动能力鉴定收费标准
1.职工因工伤致残或患职业病申请市级劳动能力鉴定的按每人次260元收取;职工因工伤致残或患职业病申请省级劳动能力初次鉴定的按每人次360元收取。
2.职工因工死亡后对职工供养亲属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按每人次300元收取。
3.延长停工留薪期、安装配置辅助器具、工伤复发确认的按300元收取。
4.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对市级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不服,向省级劳动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的,每人次500元。委托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执行所在地的劳动能力鉴定收费标准。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直系亲属申请再次鉴定的,其再次鉴定结论与初次鉴定结论一致的,鉴定费用由申请方承担;再次鉴定结论与初次鉴定结论不一致的,参加工伤保险的单位鉴定费用由其统筹地区的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由职工所在单位支付。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申请工伤鉴定需要多长时间?
单位申请工伤鉴定的时间通常是事故发生后的三十日内,若单位未按时申请,职工一方的申请期限为一年。一旦工伤职工的治疗达到相对稳定状态,可以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对于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被诊断为职业病的情况,其所在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职业病确诊之日起的30日内,向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交工伤认定申请。特殊情况下,经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批准,申请时限可适当延长。
若用人单位未按照上述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职工本人、其直系亲属或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职业病确诊之日起的一年内,可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此外,对于因工伤导致残疾并影响劳动能力的职工,应在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鉴定工伤需要多长时间?
鉴定工伤需要的时间及流程:
1. 鉴定时间: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延长30日。
2. 鉴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3. 鉴定过程: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申请后,会从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意见作出鉴定结论,必要时可委托医疗机构协助诊断。
4. 鉴定结论送达: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