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离婚诉讼离婚流程
更新时间:2023-08-13 10:44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起诉离婚流程有原告需要收集证据并撰写起诉状,然后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和证据材料,人民法院受理后当事人需要交纳诉讼费用,在这之后只需要等待人民法院的开庭通知并积极应诉即可。
一、
起诉离婚诉讼离婚流程
起诉离婚流程有:
1.收集证据
主要是证明婚姻关系存续、孩子的出生、夫妻共同财产共同债务这几块证据,比如结婚证、出生证明、户口本、存款证明、房产证等。
2.书写起诉状并递交至法院
起诉状主要包括原被告双方情况、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几部分。
3.排期开庭
法院受理后,会送达传票,会安排审判人员审理,然后组织开庭。
4.判决法院开庭后,经双方提交证据,说明自己的主张后,会进行判决,送达判决书等。
二、
法院起诉离婚的费用多少
法院起诉离婚的费用多少,具体情况如下:
1.非财产案件受理费,是指当事人因人身权利或其他人身非财产关系发生争议提起诉讼案件交纳费用。离婚案件就属非财产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300元。
2.财产案件受理费,是指当事人因财产而引起争议提起诉讼的案件交纳的费用。涉及财产分割,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三、
向法院起诉离婚后多久开庭
向法院起诉离婚后开庭一般需要32-42天左右时间,根据法律规定,起诉后大概有1到7天的立案审查时间、1至5天的送达起诉状的时间,加上30天的举证期限,因此到开庭一般要32-42天左右时间。找法网提醒,若离婚案件较为简单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一般法院需要在三个月内审结;若案件较为复杂的话,则法院一般需要在六个月内审结案件,总体来说,起诉离婚到判决为3到6个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起诉离婚的流程
起诉离婚的流程:
1、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提交起诉状,写明诉讼请求、诉讼理由;
2、法院在收到起诉后的七日内立案;
3、法院应当先行调解,调解有效的,终止审理;
4、调解无效的,法院会组织合议庭进行审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第一百二十二条
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第一百二十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