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纵火的处罚是哪些
更新时间:2023-05-11 07:3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故意纵火的处罚是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会被判处三年至十年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会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放火罪的构成条件是一般主体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产,危害公共安全,侵犯了公共安全。
一、
故意纵火的处罚是哪些
故意纵火的处罚是: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找法网提醒您,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二、
放火罪的构成条件是怎样的
放火罪的构成条件有以下几个:
1.本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14岁以上不满16岁的未成年人也应当承担本罪的刑事责任;
2.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的;
3.本罪侵犯的对象是公共安全;
4.本罪客观上表现为放火焚烧公私财产,危害公共安全。
找法网提醒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一十四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
故意放火立案标准
行为人故意放火,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立案追究。根据《关于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刑事案件管辖及立案标准》的规定,凡是故意放火,造成森林或其他林木火灾的都应当立案。
《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纵火罪的法规有哪些
我国刑法中没有规定纵火罪,只规定了放火罪,如果行为人有纵火行为的,会根据放火罪的具体规定定罪处罚。 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放火罪是一种故意犯罪,其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纵火罪处罚是怎样的
行为人纵火构成犯罪的,相应的量刑处罚为:构成放火罪的,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放火罪的认定:
1、主体为一般主体;
2、主观方面为故意;
3、客体为公共安全;
4、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五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故意纵火的最高刑罚是什么
若行为人有故意纵火的行为,则对其适用的最高刑罚为死刑。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故意放火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一百一十五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