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缓刑期满是不是就没事了

更新时间:2023-04-29 17: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判缓刑期满一般是没事了,当事人被判缓刑,且通过缓刑考验期的,原判刑罚不再执行。判处缓刑可以离开当地的,但当事人需要向考察机关提出申请,经过批准后当事人可以出市。
一、

判缓刑期满是不是就没事了

  判缓刑期满一般是没事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六条 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所以,应当注意让社区矫正机构出具相关公告,便于以后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维护合法权益。

二、

判处缓刑可以离开当地吗

  判处缓刑可以离开当地的,但需要报经考察机关批准。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如果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五条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判缓刑期满

三、

以前判过缓刑还能再判缓刑吗

  找法网提示您,以前判过缓刑还能再判缓刑的。

  根据《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01251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缓刑期满后再犯罪能再判缓刑吗
我国《刑法》第七十七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因此,缓刑考验期内不能再判处缓刑
缓刑考验期满再犯罪可以判缓刑吗
您好,如果还是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符合缓刑其他条件的,是可以争取判缓刑的
缓刑期满在犯罪可以判缓刑吗
您好,如果还是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符合缓刑其他条件的,是可以争取判缓刑的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缓刑期满后又犯罪再判缓刑
您好,如果还是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符合缓刑其他条件的,是可以争取判缓刑的
缓刑期满后还能判缓刑吗
您好,如果还是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符合缓刑其他条件的,是可以争取判缓刑的
缓刑期满过后,,漏罪可以再判缓刑吗
不一定,要看案件的情节是不是可以适用缓刑。
缓刑期满后可否再判缓刑
故意的犯罪不可能,缓刑的前提是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判三缓五如果是伤害恐怕是重伤,虽然不属于累犯,但属于前科。 刑法 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已经超过了右边的电瓶车。右后面的电瓶车撞到了前轮和我的电动车后轮。车主左小腿骨折后,交警怎么分责任?
您好,电动车与电瓶车发生交通事故,具体责任由交警部门进行判定。交警会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社区叫签字但钱始终没到账怎么办
针对社区叫签字但钱未到账的情况,首先应与社区负责人或财务部门沟通,了解资金流转情况。若社区无法提供合理解释或处理意见,可保存相关证据并向相关部门投诉。若问题仍未
怎样投诉学校保卫科
投诉学校保卫科,可向教育主管部门举报,他们会进行调查处理。若情况紧急或涉及违法行为,如恐吓、侮辱等,应立即拨打110报警,警方会依法介入处理,保护学生安全。
五级工伤职工在家拿伤残津贴8年了,听说分公司要被另一个公司收购。要重签合同。不签合同会有什么后果。
可以不签新合同。如签新合同,需注意:1.确认新合同是否保障原工伤待遇;2.了解新公司是否承继原公司工伤责任;3.查阅新合同条款,确保无不利变更;4.咨询律师,明
村委会发国家给树的补偿款,我们有合同而且合同还差8年才到期,我想知道这样的合理吗?
处理方式包括与村委会协商、向乡镇政府反映或提起行政诉讼。选择时需考虑效率、成本及证据充分性。协商快速但可能无果,反映或诉讼更正式但耗时。
相关文书下载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