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后工伤鉴定流程
更新时间:2023-03-27 13:3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工伤后工伤鉴定流程为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工伤职工应享有的待遇及救济途径,用人单位需要在工伤事故发生时起三十天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申请工伤等级鉴定需要的材料是双方的劳动合同、身份证或者社会保障卡等。
一、
工伤后工伤鉴定流程
工伤后工伤鉴定流程分别是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工伤职工应享有的待遇及救济途径。工伤认定申请即可由用人单位提出,也可由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提出。申请人不同,申请的先后顺序也不同。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三十日内提出,遇有特殊情况,经劳动保障部门同意,可以适当延长。
二、
申请工伤等级鉴定需要哪些材料
1.劳动、聘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人事关系的其他证明材料;
2.《工伤认定决定书》原件和复印件;
3.有效的诊断证明、按照医疗机构病历管理有关规定复印或者复制的检查、检验报告等完整病历材料;
4.工伤职工的居民身份证或者社会保障卡等其他有效身份证明原件和复印件;
5.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6.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材料。

三、
工伤司法鉴定申请如何写
找法网提醒您,工伤司法鉴定申请书应当写明劳动者的身份信息;用人单位的名称;工伤发生时间、地点和原因;受伤情况;申请工伤鉴定的意愿;申请书落款处签名和写上日期,让用人单位写上单位意见和盖章。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工伤鉴定流程怎么走
工伤鉴定流程有:
1、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
2、认定为工伤后,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伤残等级鉴定;
3、持鉴定结论向社保部门申请工伤待遇,获得工伤赔偿金。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第一款、第二款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工伤鉴定流程怎样走
工伤鉴定流程:<br/>
1、向有关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并提交资料,包括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关系证明、诊断书;<br/>
2、有关部门收到申请之后,对资料进行审核;<br/>
3、有关部门根据提交的资料以及实际情况做出是否认定为工伤的决定。<br/>
法律依据:<br/>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br/>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br/>
第十八条<br/>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br/>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br/>
(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br/>
(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