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诉状后法院多长时间立案
更新时间:2023-08-31 18: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提交诉状后法院七日内立案,去法院递交起诉书的方法是携带相关材料直接到法院的立案庭提交即可,起诉书应当载明的内容是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等。
一、
提交诉状后法院多长时间立案
提交诉状后法院七日内立案,但是必须以符合起诉条件为前提。法律上规定,从当事人向法院递交起诉状之日起,法院必须在七日内决定立案或者不立案。一般情况下,只要当事人起诉状上写明原被告、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属于该法院管辖,法院应当会立案。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二、
起诉之后能撤诉吗
起诉之后能撤诉的,撤诉可以分为申请撤诉和按撤诉处理。
1.申请撤诉,即原告在法院立案受理后,进行宣判前,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人民法院提出撤回其起诉的要求。
2.按撤诉处理,即原告虽然没有提出撤诉申请,但其在诉讼中的一定行为已经表明他不愿意继续进行民事诉讼,因而,法院依法决定注销案件不予审理的行为。

三、
法院起诉需要多久办理完
法院起诉办理完需要的时间是三个月至六个月。找法网提醒您,适用普通程序的离婚案件,立案到起诉到判决的时间一般为六个月时间,如果存在特殊情况,经上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适用简易程序的,从立案到起诉到审结一般是三个月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一条的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第一百四十九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起诉一般多长时间受理
起诉受理时间视情况而定。符合起诉条件的,法院应在七日内立案。具体操作包括:准备起诉状和证据材料,提交至有管辖权的法院,等待法院审查并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若受理,则进入审理程序。审理过程中要注意各种时限,以免影响案件进展。
青县人民法院民事诉讼多长时间开庭
一、民事诉讼立案到开庭一般多久
1. 民事诉讼立案到开庭的时间,需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1)简易程序:审判部门应在5日内向当事人送达,当事人在收到应诉材料后15日之后安排开庭;
(2)普通程序:30天之后安排开庭;
(3)被告下落不明:需公告送达,公告送达的期限是60天,公告送达期满后视为送达,可安排开庭。
2. 延期开庭审理的情形:
(1)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未到庭;
(2)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
(3)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或勘验,或需要补充调查;
(4)其他应延期的情形。
二、民事诉讼立案所需材料
1. 民事起诉书:包含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
2. 主要证据材料目录及复印件;
3. 主体资格证明。
审查立案需要多长时间?
立案到审查大概需要一个月左右。对于民事诉讼案件,审理时间因程序不同而有所差异:
1.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2. 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则应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若遇特殊情况需延长,须经本院院长批准,并可再延长六个月;若还需进一步延长,则需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此外,对于判决的上诉案件,人民法院应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对于裁定的上诉案件,则应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如遇特殊情况需延长审理时间,同样需经本院院长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