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判缓刑可以出境吗
更新时间:2023-04-08 11:2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被判缓刑不可以出境的,是需要经过缓刑结束后才能出境的。判缓刑不一定要坐牢的,在缓刑考验期内不符合被收监服刑的情况下,是需要定期向考察机关汇报个人的活动情况。
一、
被判缓刑可以出境吗
被判缓刑不可以出境,在缓刑期结束后可以出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十二条的规定被判处刑罚尚未执行完毕或者属于刑事案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不准出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十二条中国公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准出境:
(一)未持有效出境入境证件或者拒绝、逃避接受边防检查的;
(二)被判处刑罚尚未执行完毕或者属于刑事案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
(三)有未了结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决定不准出境的;
(四)因妨害国(边)境管理受到刑事处罚或者因非法出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被其他国家或者地区遣返,未满不准出境规定年限的;
(五)可能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决定不准出境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准出境的其他情形。
二、
判缓刑要不要坐牢吗
判缓刑不一定还要坐牢。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虽然在缓刑考验期内不要求被收监服刑,但在缓刑考验期内,应当遵守规定,服从监督,定期向考察机关汇报自己的活动情况,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请考察机关批准。考验期满,未违反规定的,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若是在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禁止令,情节严重的,或者犯新罪、发现判决前的漏罪的,则撤销缓刑,予以收监执行原判刑罚。

三、
判缓刑罚金交不起怎么办
判缓刑罚金交不起人民法院可以在经过核实后裁定延期缴纳或者减少缴纳数额。《刑法》规定,罚金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期满不缴纳的,强制缴纳。对于不能全部缴纳罚金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时候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以执行的财产,应当随时追缴。
找法网提醒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十三条罚金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期满不缴纳的,强制缴纳。对于不能全部缴纳罚金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时候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以执行的财产,应当随时追缴。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等原因缴纳确实有困难的,经人民法院裁定,可以延期缴纳、酌情减少或者免除。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被判缓刑缓刑期能出国吗
被判处缓刑后,在缓刑执行完毕之前不可以出国。根据相关规定,中国公民被判处刑罚尚未执行完毕或者属于刑事案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不准出境。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如果符合一定条件,可以宣告缓刑,但同样在缓刑执行期间不能出国。这些条件包括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以及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判缓刑可以出国吗
缓刑期满可以出国。罪犯缓刑考验期满的,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由执行机关公开予以宣告。犯罪分子从此恢复公民身份、重新获得人身自由,不再限制活动单位,可以出国。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九条<br/>
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
<br/>
《刑法》第七十六条<br/>
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判缓刑后是否可以出境
缓刑期间是不能出境的,依据相关规定,被判处刑罚尚未执行完毕或者属于刑事案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不准出境。不过,在经考察机关批准后,被判缓刑的犯罪分子可以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
<br/>
法律依据:<br/>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五条 缓刑犯应遵守的规定<br/>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br/>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br/>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br/>
(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br/>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