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追尾需要报警吗
更新时间:2023-03-13 13: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汽车追尾需要报警的,警方会对现场进行勘察和追究责任。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一般是需要十天的时间,并且会将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送达当事人,如果需要检验的情况下,是可以延长期限的。
一、
汽车追尾需要报警吗
汽车追尾需要报警。保险公司是否到现场查勘不是最主要的,重要的是一定要报警。因为是否酒驾、是否无照驾驶等都要由警方判断。最关键的是警方会固定现场证据并对事故责任进行认定。如果不报警,上述证据都难以获得,保险公司没办法对事故责任进行认定:是否属于保险责任以及责任如何划分。保险公司即使到现场也主要是定损,事故责任划分不是保险公司的职权。
二、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一般多长时间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一般需要十天的时间,如果需要检验的,时间会加长。找法网提醒您,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并将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送达当事人。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七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查获交通肇事车辆和驾驶人后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发生死亡事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前,召集各方当事人到场,公开调查取得证据。证人要求保密或者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以及个人隐私的证据不得公开。当事人不到场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予以记录。

三、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需要什么材料
1.事故当事人,须出示驾驶证或有关身份证件。
2.事故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监护人的,须出示有关身份证件或证明材料。
3.事故车辆的车主或驾驶员单位负责人的,须出示有关身份证件或证明材料。
4.事故当事人法定代理人或委托代理人的,须出示有关身份证件或证明材料,委托代理人还需提供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车辆单方面的事故需要报警吗
单方面交通事故需要交警出证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交通事故报警后,应当立即派交通警察赶赴现场,先组织抢救受伤人员,并采取措施,尽快恢复交通。<br/>
法律依据:<br/>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五十一条<br/>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与鉴定机构确定检验、鉴定完成的期限,确定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
超过三十日的,应当报经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但最长不得超过六十日。<br/>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二条<br/>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交通事故报警后,应当立即派交通警察赶赴现场,先组织抢救受伤人员,并采取措施,尽快恢复交通。
<br/>
交通警察应当对交通事故现场进行勘验、检查,收集证据;因收集证据的需要,可以扣留事故车辆,但是应当妥善保管,以备核查。<br/>
第七十三条<br/>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
车辆轻微刮蹭要报警吗
一般轻微刮蹭,能私下协商解决的话,不需要报警解决。但是,双方协商不成的,应立即拨打110或122报警,并拨打各自保险公司报案。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出具责任认定书划分责任后,由各自保险公司先赔付各自应承担的损失,不足的部分由各自承担。
注意,在发生轻微刮蹭的交通事故后,责任比较明确(例如:一般情况下,两车追尾,后车应承担全部责任),应立即对事故现场进行拍照,然后将车辆移至不阻碍交通通行的地方进行协商或等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和保险公司出警。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九条 机动车与机动车、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发生财产损失事故,当事人应当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采取现场拍照或者标划事故车辆现场位置等方式固定证据后,立即撤离现场,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再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但有本规定第十三条第一款情形的除外。
车子被撞要报警吗
车祸两方不一定都要报警,有一方报警即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交通事故报警后,应当立即派交通警察赶赴现场,先组织抢救受伤人员,并采取措施,尽快恢复交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并送达给当事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二条<br/>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交通事故报警后,应当立即派交通警察赶赴现场,先组织抢救受伤人员,并采取措施,尽快恢复交通。
<br/>
交通警察应当对交通事故现场进行勘验、检查,收集证据;因收集证据的需要,可以扣留事故车辆,但是应当妥善保管,以备核查。<br/>
对当事人的生理、精神状况等专业性较强的检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委托专门机构进行鉴定。
鉴定结论应当由鉴定人签名。